4月7日,深圳市政府召開黨組(擴大)會議、常務會,會議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堅持把穩就業放在“六穩”工作的首位,作為重大的民生工程來抓,全面落實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等減稅降費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援企穩崗、金融服務等政策支持力度,積極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努力把疫情對就業的影響降到最低,確保全市就業大局穩定。
進入2月以來,深圳市、區兩級政府都以空前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保“六穩”政策措施,開展經濟強身。比如,市區兩級政府不斷針對新情況推出一攬子惠企政策;2020年市區兩級公布的重點項目政府投資額高達1769億元,預計推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達8400億元;羅湖區、龍華區先后各投入5000萬元促消費資金用以刺激和提振消費。
在疫情境外蔓延、外貿形勢前景莫測的情勢下,深圳市、區的一系列大手筆舉措瞄準投資驅動、擴大內需,找準了著力點。但是,要確保實現“六穩”目標,單靠這些“大手筆”還不夠,尤其在“穩就業”工作中,既要“抓大”又要“顧小”,而且要以更精準的政策舉措來“顧小”。
來自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深圳中小企業數量達197.1萬家,占企業總數的99.6%,解決就業占比達八成;2018年創造的GDP占比近50%,上繳稅收占全市企業稅收的70%。統計數據顯示,深圳1.44萬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80%以上為以民企為主體的中小企業。
由此可見,規模小、數量多的中小企業是城市就業的最大載體,是創新的主力,是深圳產業鏈條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4月7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深圳市《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將在近期出臺實施。新政從支持企業穩定崗位、開發更多崗位、幫助勞動者多渠道就業等多個方面,促進深圳的就業工作。其中,為支持企業穩定崗位,社保費減免政策將為深企減負近280億元;提高創業扶持水平,將創業擔保貸款的適用對象,擴大為所有在深創業的人員,將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從30萬元提高至60萬元;新政還新增了疫情期間的企業新招員工補貼、員工治療、醫學隔離期間工資補貼等政策,全力降低用工成本等。
正視疫情“大考”下的中小企業發展情況,直面中小企業面臨的具體困境,出臺更靈活、更精準的政策和舉措切實幫助其解決難題,體現的是市委市政府的敏銳洞察力,而好政策更要真落實,這是考驗各級政府責任心的又一個“精細活”。
評論員 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