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2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夢婷)對于廣東人而言,在盛夏里,可樂、雪碧、網紅奶茶,都不如一杯涼茶“祛濕熱”重要。但是涼茶要怎么喝?是否所有人都適合?日前,記者采訪了深圳市中藥制劑中心主任、藥學專家張尚斌,就如何健康科學地飲用涼茶向網友進行科普。
涼茶中非法添加西藥或產生拮抗作用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廣州番禺民警抽查涼茶鋪中發現有涼茶中含有不同程度的西藥“對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布洛芬”“馬來酸氯苯那敏”“甲硝唑”等成分一事,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擔憂。那么飲用了這樣的涼茶會引發何種不良影響呢?
張尚斌表示,這些成分主要為非甾體類抗炎藥(對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及抗組胺藥(氯苯那敏、馬來酸氯苯那敏),可用于解熱鎮痛、過敏反應等,長期服用對胃腸道及肝腎功能不全者影響較大,且會出現嗜睡、乏力等現象。更重要的是,若非法添加者對藥理知識缺乏,而中藥中所含成分較多,部分中藥化學成分與非法添加藥物的藥理作用相似,西藥與中藥共同應用時是否會產生拮抗作用或重復用藥現象,后果不想而知。
“涼茶乃中醫藥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廣東文化的代表,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繼承中創新才是正確的發展方向,非法添加西藥不應作為‘增加’療效而添加至涼茶當中,食品、用藥安全關乎著百姓的身心健康,不要讓我們的百姓對涼茶有誤解,更不要讓百姓不敢愛涼茶”,張尚斌表示。
涼茶種類繁多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張尚斌表示,廣東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天時間較長,在廣東生活的人們一年四季有較多時間處于高溫、潮濕的環境中,廣東人的體質多濕、熱;而涼茶作為廣東文化的標志之一,是人們根據當地的氣候、水土特征,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原料,總結出的一種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濕等功效的飲料。
廣東涼茶種類繁多,如二十四味涼茶、石岐涼茶、湛江感冒茶等,主要由寒涼的藥物組成,常用的藥物包括板藍根、木棉花、金銀花、夏枯草、桑葉、茵陳等,具有清熱解毒、降火、祛濕等作用。按照功效可分為:清熱解毒茶、感冒茶、祛濕茶、清熱潤燥茶四類。走在廣東的街頭,各式各樣的涼茶鋪,也體現了傳統涼茶在“老廣”的心中有著及其重要的位置。
在現代生活中,空調、冷飲、熬夜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生活常態;飲食也越來越多樣化,不用出遠門也能吃到地道的四川火鍋、湘菜、江浙菜系等,而每個地方的飲食都與其所在地理位置的氣候相關,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體質也多發生了變化,壓力大、熬夜、煙酒、空調、少動成為了現代人體質的五大特征。因此,現代涼茶也應運而生?!班嚴蠜霾琛?、“加多寶”、“和其正”等現代涼茶減少了藥物的寒涼之性,養生防病而不損胃氣。
“上火”分為“實火”與“虛火”
常聽到廣東人說,“我好熱氣,去喝個涼茶”、“昨天吃了個火鍋,喝個涼茶降降火”,可謂一杯涼茶就能解決“上火”的問題。那么你是真的“上火”了嗎?
張尚斌介紹道,“上火”歸屬于中醫熱證的范疇,“火”也可分為“實火”與“虛火”?!皩嵒稹敝饕申枱峥簞僖?,常見的癥狀包括頭痛、目赤、大便干結、小便黃、舌紅苔黃等癥狀;而“虛火”主要由內傷勞損所致,常見癥狀包括口燥咽干、躁動不安、五心煩熱(手足心發熱、心煩)、舌紅無苔等癥狀。而對于現代年輕人熬夜之后多出現“虛火”,而不是真正的“實火”;而空調房里燙火鍋,第二天出現口舌生瘡、牙齦腫痛也多由“虛火”引起,對于“虛火”,應以“滋陰潤燥”為治療原則,可用適量麥冬、天冬當茶飲,多食用滋陰降火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甲魚等。常用的方劑有口炎清顆粒、六味地黃丸等。
而對于“實火”則可用適量菊花、金銀花當茶飲,多吃苦瓜、綠豆、豆腐、荸薺等食物。常用的方劑有夏桑菊顆粒、板藍根顆粒、清熱祛濕茶等。
在使用藥物前應先對自己的狀況進行初步判斷,也可在醫師、藥師指導下進行用藥。
張尚斌提醒市民,在服用涼茶過程中應注意個人的辯證,更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對于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應慎用;涼茶為寒涼之物,脾胃虛弱者、體質虛弱者應減少服用量,并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