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新經濟、新基建很火,深圳因勢而動、“火上添薪”!
發力新基建,一切正當時。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正朝著數字化社會加速轉型,一場改變現有產業組織形態、重塑全球技術經濟格局的重大變革正加速到來。但傳統基礎設施已難以支撐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亟需構建現代化新型基礎設施體系,為未來數字時代提供堅實支撐。特別是今年3月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對新基建作出密集部署,相關討論更是熱度不減。
發力新基建,既是對沖疫情給經濟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助力短期逆周期調節的有力手段,也是壯大新動能、推動中長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
在新基建領域率先發力、走在前列,是深圳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的關鍵突破口,有利于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先行從變局危局中突出重圍,奮力跑出“雙區”建設加速度。
發力新基建,深圳有基礎、有優勢。作為全國“最互聯網城市”,深圳具有全球最完備、響應速度最快的電子信息產業鏈,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水平保持國內領先,擁有一大批實力強勁的行業龍頭企業。在此基礎上,深圳有條件率先攻克一批新基建關鍵核心技術,率先形成新基建系統解決方案,為產業發展全面賦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有效服務全國新基建布局建設。
發力新基建,近日發布的《深圳市關于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吹響了新一輪號角。《實施意見》從全市一盤棋的高度著眼,明確了深圳新基建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建設任務、空間布局、保障措施,有利于政府、市場、社會和企業能夠形成正確的預期,最大限度形成建設合力。同時,《實施意見》提出6大重點任務、20項主要工作、36項具體事項,真正做到統籌規劃、整體布局,有利于避免一哄而上、貪多湊數、“新瓶裝舊酒”,做到有的放矢、寧缺毋濫。此外,在著眼構筑“硬核”環境和技術“底座”的基礎上,《實施意見》強調要以應用為牽引,促進新基建與各垂直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加快推進整個城市的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有利于充分釋放新基建的賦能作用,讓新基建既“開花”也“結果”。
發力新基建,高效配置要素資源至關重要。相比傳統基建由政府主導,新基建更多依靠市場化力量。對于公益性比較強、投資回報低、周期長的新基建領域,比如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以政府投資為主,同時發揮有序的調控作用,避免重復建設。而對有良好投資回報的新基建領域,比如5G、數據中心,企業的積極性非常高,政府要做好規劃、引導、服務,既確保建設標準,也保證社會投資能夠獲得合理的回報。深圳要充分發揮市場化程度高的優勢,通過完善制度設計和政策供給,有效激發社會資本參與新基建的活力,率先探索出新基建新型投運營模式。把此類軟性的體制機制“新基建”搞好了,硬核新基建推進起來會更順暢、更高效,深圳的先行示范作用也將更加全面地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