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決定在部分區域試點開展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每戶最高一萬元,這一政策受到廣泛關注。
民政部等9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要求推動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護條件,增強居家生活設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深圳探索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是對這一政策的有力承接。
根據聯合國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我國從2000年開始就已進入了老年型社會。而這種“變老”趨勢,正在以奔跑的速度向前發展。
相關研究顯示,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是中國人口老齡化高速發展的時期,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14%,由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
在許多人眼中,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但我們同樣應該看到,當年“拓荒牛”成批來深,如今正到了成批退休的年齡,加上隨遷的養老大軍,深圳人口老齡化正在加速。
深圳市養老服務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若按照60歲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超過10%的標準,深圳將在2027年進入老齡化階段;但是,由于深圳戶籍人口政策作出了調整,入戶人數增加,深圳可能會在2023年提前進入到老齡化階段。
伴隨著社會變遷,傳統的養老模式受到了沖擊。家庭結構小型化,養老服務需求多元化、個性化,已然是一種歷史趨勢。
每個人都會老去,善待老人,也就是善待將來的自己。實現“老有頤養”是一個善治社會的責任,在此方面,深圳不僅要“先行”,更要成為“標桿”和“示范”。
近年來,深圳在推動養老事業發展方面著墨頗多。譬如健全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積極發展企業(職業)年金、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譬如建立“1336”養老服務體系,搭建全市智慧養老服務一張網,等等。去年,民政部、財政部確定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深圳被列入名單。
養老問題事涉繁雜,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有些工作做在前頭,要比到了束手無策時才想辦法解決要主動得多。深圳此次決定在部分區域試點開展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每戶最高一萬元,就是很好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