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深網觀察 第242期|學術造假,就像眼里進的沙
      2020-09-17 16:17
      來源: 深圳新聞網

      深網觀察 第242期|學術造假,就像眼里進的沙

      人工智能朗讀:

      深網評論員 明月

      近日,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學術論文造假、違規使用科研項目資金等案件進行調查。9月16日,科技部發布《關于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9起涉及購買論文、違反論文署名規范、套取財政科研資金的違規案件處理結果。相關責任人分別被處以終止承擔的國家項目、追回項目資金、停止研究生招生資格、終止或撤銷相關榮譽稱號、追回科研獎勵資金等處罰。

      學術乃天下公器,科研人員的論文造假,比起普通人造假,社會影響更加惡劣。近幾年來,學術造假的事件屢屢被爆。每一次造假風波,總能引發一陣輿論熱議。比如演員翟天臨涉嫌學術不端被撤銷博士學位,以及南開大學曹雪濤的學術爭議。

      科技部此次對造假方式及處罰進行詳細通報,對涉及本單位人員的問題嚴肅調查處理,不回避、不包庇,對造假者起到震懾作用,對此應予肯定。學術不端問題之所以長盛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違法成本低廉。科研人員的研究基金、學術榮譽、業界地位,建立在取得學術成就的基礎之上。如果缺乏有效監督,就會形成一張巨大的利益網絡。身處其中,一邊是學術上的登峰造極,一邊是背后見不得光的茍且。

      值得注意的是,學術造假還呈現出“低齡化”現象。今年7月,一則六年級小學生研究基因獲得科技大獎的新聞登上了熱搜,后查明其父母都是中科院研究人員。9月有消息稱,曾經的“學術明星”李紅良已不再擔任武漢大學A3實驗室主任、模式動物研究所所長、模式動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基礎醫學院院長等行政職務,他自2018年起就被質疑論文造假。今年7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附小五年級學生“李某怡”、三年級學生“李某卿”共同完成的“茶多酚抗癌”研究,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他倆的研究內容是用綠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為受試藥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臟腫瘤疾病模型中的體內藥效,得出結論為該成分確實有一定的抗腫瘤效果。而李某怡和李某卿的父親正是李紅良。此事再度將李紅良推上風口浪尖。

      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安到孩子身上,拔苗助長短期內能夠獲得升學加分,但是既敗壞了社會風氣,也助長了孩子的虛榮攀比之心。費爾巴哈曾說過,“科學是非常愛妒忌的,科學只把最高的恩典賜給專心致志地獻身于科學的人。”那些獲得佳績的科學家,比如甘坐“冷板凳”的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在冷門的呼吸疾病研究領域研究數十年的鐘南山院士,靠的是日積月累的扎實付出。對于現在的學術造假者們來說,與其有忙著鉆空子,動造假的歪腦筋,不如靜下來沉淀心情,沉淀自己,鑄就學術。

      當然,對于學術造假零容忍的態度,不是幾次通報跟口頭表態就能杜絕的,這需要我們有求真務實的“潔癖”心態,把學術造假看成眼里的沙,形成求真務實的學術風氣。科研單位和管理部門應嚴格履行監督職責,相關部門要強化監督檢查,加大懲處力度,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與監督機制,提高違法成本,將學術不端的生存空間消滅殆盡。


      相關報道:

      論文買賣調查:有人花10萬買兩篇,代寫代投機構打擦邊球

      科技部查處一批論文造假案,有醫院科室主任被解聘

      學術弄虛作假?嚴懲不貸!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241期|老字號不能倚老賣老

      深網觀察 第240期|莫讓網絡平臺成為毒害青少年的“培養皿”

      深網觀察 第239期|用“北斗”來馴服共享單車


      [編輯:戰旗]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 亚洲精品在线中文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