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家長崩潰退群!建“家長群”到底為了啥?
      2020-11-02 09:20
      來源: 深圳新聞網綜合
      人工智能朗讀:

      家長崩潰退群!建“家長群”到底為了啥?

      近日,“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登上了微博熱搜,江蘇一位家長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視頻中這位家長稱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家長群里出現的問題引發不少家長共鳴。

      當今,輔導孩子作業已成為大多數家長的常態,“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是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


      家長群為何成了壓力群?

      家長群原本是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間的溝通,但卻漸漸變了味,如今的家長群已成為家長作業

      今年國慶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家長會時突然情緒崩潰。由于他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消息,在被老師點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邊哭邊解釋,自己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么看得過來……對于這位爸爸的情緒失控,家長紛紛表示:特別理解。“本來上班的壓力就很大,還得盯著老師又發了什么通知。晚一點回復,就會被老師點名,每天下了班還要看著孩子做作業。有時候顧不過來,就被說不關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家長群其實只是服務老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家長和學校雙方還是應該互相理解,教育永遠離不開兩者的緊密配合。好的教育需要家長和老師各司其職,老師的歸老師,家長的歸家長,專業的事還是要讓專業的人來做,家長過度參與,以錯位的責任“越俎代庖”,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江西一所學校三年級的家長群中,老師甚至直接點名批評幾名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

      10月13日,浙江還有一所學校,為了迎接檢查要進行大掃除,要求家長自愿參加打掃。一位家長因為沒看到群通知,沒有參加打掃,被老師要求面談,并被指責不尊重集體和老師。

      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個案,還有不少家長反映,自己不光要打掃教室還要去學校食堂幫忙打飯。

      同時,有些家長群已演變為“夸夸群”,為了替孩子在老師面前博得好印象,家長們開啟稱贊、感恩模式,群組內甚至會出現“爭寵”、炫富、爭吵、辱罵等行為。

      家長群也是老師的壓力群

      事實上,老師的壓力同樣不小。本應是家校溝通橋梁的家長群,無形間成為“壓力群”。不光家長抱怨,老師同樣對家長群有諸多不滿。有老師甚至感慨:自從進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長會!

      江西南昌市一所幼兒園的陳老師,每天花費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追著孩子們拍攝短視頻。“從孩子進園到放學,從教室里到教室外,我幾乎是跟蹤拍攝,一天要在家長群發至少10個短視頻,讓家長們了解孩子的情況。”

      北京一所中學的劉老師稱,在班級家長群中,發一條學校通知,家長就“轟炸式”回復。因手機總有點不完的未讀信息,劉老師感覺自己對手機產生了“恐懼”。

      還原家長群“本來模樣”

      為了避免家長與老師的雙重苦惱,不少地方的學校開始“自立規矩”。例如,班主任在群里規定,群內只發學校公告和班級通知,絕不就個別學生情況在群里做討論。

      大連一幼兒園更為明確,直接在家長群中設立9條規定。其中明確了老師和家庭溝通的時間,并特別說明,切忌在群中發送奉承拍馬的內容。

      10月26日,太原教育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打掃教室衛生、點贊轉發各類信息。

      《實施意見》共出臺20條重點舉措,從規范中小學生作業管理、推進課后托管服務、促進教師回歸教書育人主業、推進教育管理機制改革等工作上全面發力,切實減輕有損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原則上不得通過微信、QQ群布置學科作業,將記錄作業的權利和能力還給學生,同時要將高質量、高效率完成作業作為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進行培養。

      積極倡導學生身心健康優先于學業成績的觀念,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10小時,初中生不少于9小時,高中生不少于8小時。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義務教育學校不得布置學生難以完成,形似給學生布置,實則給家長布置的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小學所有年級均不得將小報、視頻制作布置為家庭作業,確需由學生制作的小報應在學校由教師輔導完成。

      各學校不得指派家長參加本該由師生完成的事宜,如打掃教室衛生、班級文化布置、裝飾美化演出場所等。嚴禁要求家長點贊、投票、轉發各類信息。

      堅持自愿參加的原則,中小學校開展校內托管服務時間原則上由1小時延長至1.5小時,具體托管時間可由學校征求家長意見后自行確定,但最晚不得超過18:30。

      對于這個通知,很多家長表示:早盼著這一天了……

      但同時也有家長反對,認為不批改作業,怎么知道孩子學習差在哪?

      綜合資料來源:央視新聞網、江蘇新聞

      策劃:肖剛

      文字整理:劉婷、劉曉宇、鄭曉鵬、陳蘇雅

      京報銳評:“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讓家長群變味的其實是分數指揮棒

      近日,江蘇一名家長在自己發布的短視頻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么了”。從視頻內容來看,這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視頻結尾處,這名家長問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誰辛苦?看到這一幕,大量家長留言,認為替自己說出了不敢說的話,也有人善意提醒這名“膽大包天”的家長:你是痛快了,你的孩子在學校怎么辦?

      并非懷疑老師的認真負責,也不能指責老師的要求高,更不能否定讓家長參與的方法,但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家長群,的確淪為視頻中家長痛斥的樣子,成為家長的“作業群”。說實話,估計很多老師也覺得冤枉,因為這都是為了學生好,甚至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在一浪接著一浪的減負呼聲下,學校和老師已經不敢再留大量作業,而家長又迫切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多的教育以便考出好成績;再加上嚴苛的輿論壓力,又讓老師不敢動用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懲戒權”,減負與成績矛盾相互交織,剪不斷理還亂。怎么辦?只能讓家長承擔起過多的責任。

      家長過分參與,壓力自然增大,家長群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壓力群”。為了你們的孩子,老師們師出有名、理直氣壯;為了自己的孩子,家長們忍氣吞聲、委曲求全。今年國慶前夕,一名孩子的爸爸因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消息,在家長會上被老師點名提醒后,覺得非常委屈,竟然情緒崩潰,失聲痛哭;10月13日,浙江一所學校要求家長自愿參加校園大掃除,一名家長因沒看到群通知,未能打掃,被指責不尊重集體和老師,竟被要求面談;山西太原教育局日前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之所以備受關注,正是因為它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打掃教室衛生、點贊轉發各類信息。

      其實,比帶給家長壓力更值得關注的,是家長群里的價值觀扭曲。教育不只是知識,更是為了做人,老師要為人師表,家長要甘作表率。但很多家長群里充斥的,是虛偽的客套、違心的點贊、錯位的安排,甚至聯袂作弊……告訴孩子不能說假話、不能做違心事,不能表里不一,老師和家長卻在家長群照做不誤。一個家長群就是一面鏡子,能照出社會和人性的復雜,也照出了當前的教育生態。

      表現在群里,根子在現實。家長群暴露出的問題,并非個別學校和老師有,而是具有普遍性,涉及當前教育大環境。當分數和升學還是說一不二的指揮棒,當把每一個孩子都當全才去培養,當難以抵御社會上販賣的各種教育理念的裹挾,特別是當老師的要求與家長的希望不在一條線上,類似家長群里的這些問題,估計會長期存在。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但培養未成年人,不止需要一個家長群,起碼不需要畸形變異的家長群。(北京晚報記者 賈亮)


      [編輯:陳蘇雅]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五月天激情在线麻豆 | 亚洲日韩国产第一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亚州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文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