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評論員 婧歆
日前,一段“女子在火鍋店制止抽煙遭潑液體”的視頻在網上瘋傳,事后抽煙男道歉并賠償1000元。
控煙路漫漫,在這方面深圳有多拼?4月3日-5日,深圳市坪山區馬巒山郊野公園開展控煙共治行動。有市民跑到海拔410多米的農家樂抽煙,都難逃罰款。
日前,深圳市控煙辦發布《2019-2020年度執行效果評估報告》。結果顯示,94.4%的被調查者支持無煙法律,創歷史新高;新冠肺炎疫情期間,67.8%的吸煙者吸煙量減少,2.3%的吸煙者戒煙,戒煙或減少吸煙原因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保護自身健康、戴口罩、居家隔離擔心家人吸二手煙。
新冠疫情后,公眾對室內公共場所的衛生健康問題日益關注,對健康倍加珍惜。當然,作為先行示范區,在控煙的立法上,深圳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如今在深圳,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禁煙已逐步成為居民的文明習慣。
然而近幾年來,打著“代替傳統煙草”旗號的電子煙市場的興起,讓本來不吸煙的人產生尼古丁依賴并進而成為吸煙者。而在這類人群中,青少年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今年3月,工信部、國家煙草專賣局研究起草的《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提出“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這是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第一次擬按專門法律監管。
“吸煙有害健康”這句喊了多年的口號,終于不再是一句空話。在多個部門的協同推進下,控煙機制日趨完善,深圳控煙行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僅城市文明得到了提升,市民的健康得到了保障,深圳市民的控煙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負責,也體現了個人的社會公德。
但我國煙民基數龐大,全面禁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控煙依舊任重而道遠。對于較為隱蔽私密的控煙難點區域,有關部門還需加強監管,制定更嚴苛的獎懲制度。未來,深圳將推動修訂控煙條例,實現除吸煙點外,室外區域全面禁煙,為健康中國打造“深圳樣板”。
相關鏈接: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374期|“排隊3萬號只為喝茶1分鐘”,你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