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點評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 王金南:
深圳市近日發布了《深圳率先打造美麗中國典范規劃綱要(2020-2035年)及行動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綱要》),系統謀劃了未來15年在全國率先打造美麗中國典范的總體戰略,制定了“十四五”期間的任務施工圖。這個勇擔改革先行先試“沖鋒舟”和“拓荒牛”的城市,將從新的起點再出發,在美麗中國建設中成為一個具有示范效應的領跑者和帶動者。
深圳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為打造美麗中國典范奠定堅實基礎。深圳秉承生態優先理念,在全市域整體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市域創建,成為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的副省級城市。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強。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歐陽志云:
深圳在探索生態文明考核與城市生態管理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首先是率先提出生態控制線管控手段,在保障深圳生態自然空間之外,也為其他城市和全國生態保護提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深圳在全國開展城市生態調查評估工作,在全國也是第一家。通過這個調查評估為深圳開展GEP核算奠定了數據基礎和工作基礎。
深圳市是全國第一個探索GEP核算制度體系的城市。在全國有很多地方開展的GEP核算,深圳市是全國第一個建立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制度體系的城市。還在全國第一個實行“進監測、進規劃、進考核”“四進”應用模式。據我所知,深圳也是全球第一個建立GEP核算制度體系的城市。
深圳建立GEP核算制度體現了作為全國改革窗口城市的擔當和決心,也體現深圳對發展理念和科學技術上的敢為人先的勇氣,善于將最新科技成果應用于城市的管理和城市發展。
三步走建設美麗中國典范
今年2月,深圳市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深圳率先打造美麗中國典范規劃綱要(2020-2035年)及行動方案(2020-2025年)》,提出三步走建設美麗中國典范。
據悉,《綱要》共分為四大部分十七節,在發展目標上,提出了美麗中國典范建設“三個臺階”的目標愿景:
到2025年
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天藍水秀、現代宜居”成為美麗深圳生動寫照,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增強,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不高于20微克/立方米,景觀、游憩等親水需求得到滿足,以碳排放達峰為核心做好工作安排,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建立完善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到2035年
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綠色繁榮、城美人和”的美麗深圳全面建成,城市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PM2.5年均濃度不高于15微克/立方米,生態美麗河湖處處可見,碳排放達峰后穩中有降,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更加完善,實現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
到本世紀中葉
力爭實現碳中和,城市生態環境治理范式全球領先,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生態環境標桿城市。
在實施路徑上,未來深圳美麗中國典范建設將重點布局高水平建設都市生態、高標準改善環境質量、高要求防控環境風險、高質量推進綠色發展、高品質打造人居環境、高效能推動政策創新和高站位參與全球治理“七大領域”,實施“六個標桿+一個窗口”的重點任務:
1、打造優美生態城市標桿
2、打造清新環境城市標桿
3、打造健康安全城市標桿
4、打造綠色低碳城市標桿
5、打造宜居生活城市標桿
6、打造改革創新城市標桿
7、打造全球交流合作窗口
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竇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