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評論員 石靜文
建設網絡強國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維護網絡安全、掌握核心技術、匯聚網絡人才、清朗網絡空間、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多次部署網絡強國建設。
多年來,互聯網在中國蓬勃發展,從互聯網衍生出來的多種行業成果也遍地開花:“互聯網+教育”“互聯網+政務”“互聯網+媒體”5G基站、手機移動支付……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興則國家興,互聯網技術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強力支撐,在政務、民生、實體經濟等各個領域,億萬人民共享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當前,互聯網已成為全球研發投入最集中、創新最活躍、應用最廣泛、輻射帶動作用最大的技術創新領域,是全球技術創新的競爭高地。互聯網逐漸成為了時代的基礎設施,但目前我們卻仍面臨互聯網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問題。以芯片為例,2013年起我國每年進口芯片超過2000億美元,2018年起超過3000億美元,2020年已逾3500億美元,達到原油進口量的2倍。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如果沒有核心技術的突破,就不可能有網絡強國所需要的信息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币虼?,建設網絡強國,就要立足自主創新,大力攻堅“卡脖子”技術,創造更多原創性成果,實現“從0到1”的突破。
一方面,在探索研究當前重點技術的基礎上,不斷鼓勵技術創新;另一方面,利用我國市場雄厚的優勢做大膽預判,在前瞻性領域提前進行規劃布局。當然,突破核心技術歸根結底要靠人才的力量,要不斷完善人才培育、引進制度,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不斷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集中人才力量、刻苦攻關,努力突破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用技術力量推動網絡強國建設不斷向前進。
相關鏈接:
抓住歷史機遇 建設網絡強國 八個要點回顧習近平“4·20”講話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382期| “孤獨經濟”崛起,眾樂樂不如獨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