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下午,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深圳市疫情防控最新情況。6月6日上午,我市在對居家健康觀察人員例行檢測時,新發現1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深圳“5·21”疫情首個確診病例,系“5·21”疫情個案1的密切接觸者,5月21日已納入集中隔離健康觀察,6月2日解除隔離轉居家健康觀察,屬于境外輸入關聯病例。記者從會上獲悉,本次疫情發生以來,我市積極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風險人群的管控排查,近期新發現的零星個案均為管控區域內的重點人員,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大規模擴散蔓延風險較低。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市交通運輸局二級巡視員曾岳雄、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單友亮、鹽田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胡朝陽、龍崗區政府副區長初慶發布疫情防控最新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吳筠主持發布會。
已發現個案均在國際貨輪作業傳播鏈上
常巨平在發布會上介紹,6月6日,龍崗區新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系“5.21”疫情個案1的密切接觸者,5月21日已納入集中隔離健康觀察,6月2日解除集中隔離轉7天居家健康觀察,屬于與鹽田港區國際貨輪作業相關的境外輸入關聯病例。至此,“5.21”疫情全市累計排查出1例確診病例(普通型)和15例無癥狀感染者。
我市新增零星個案均在重點人群主動排查中發現。常巨平說,現有個案均在鹽田港國際貨輪作業傳播鏈上,沒有在重點人群之外發現確診或無癥狀感染者個案。
經基因測序,個案1-15病毒基因高度同源(99.99%以上),均屬于新冠病毒α變異毒株。個案16測序工作仍在進行中。
個案1-16呈現明顯的工作地點及居住點關聯,均集中在鹽田港區及鹽田、龍崗兩區鄰近鹽田港區區域。除前述區域外,深圳其他區域未發現陽性人員,也沒有發現與國內中高風險地區疫情關聯病例。
常巨平介紹,“5.21”疫情陽性病例發現時間較早,個案活動范圍和接觸人員可溯可控,根據上述情況綜合研判,出現大范圍傳播可能較低,本次疫情總體可控。隨著后續排查工作的深入開展,不排除再出現零星個案的可能性。
所有感染者病情穩定
疫情發生以來,深圳市委市政府圍繞檢測陽性人員開展流調,迅速判定密接者、次密接者,并適度擴大流調范圍、適當擴大篩查范圍、適度提升管控級別,劃定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開展大規模排查和監測,力爭以最快速度切斷傳播渠道,“與病毒賽跑,力求用最短時間阻斷疫情傳播。”常巨平說。
對無癥狀感染者及確診患者,深圳投入最強醫療資源全力治療。常巨平介紹,嚴格落實“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原則,所有初篩陽性個案均第一時間被轉送到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按照“一人一策”的個體化診療方案原則,全力做好醫療救治,目前所有感染者病情穩定。
深圳第一時間成立流調專班,集結203名流調人員,對核酸初篩陽性人員,采取“一案一例”,啟動全面流調工作。疫情發生以來,累計已判定密接者、次密接2482人。除已公布的陽性個案外,未發現新增陽性病例。
未在管控區外發現新增個案
除根據密接、次密接開展擴大范圍流調排查外,深圳還擴大范圍開展核酸檢測,進一步加大社會面疫情監測預判力度,做到提級警戒。常巨平表示,我市開展“8大專項”大排查,并對公共交通、農貿市場、海鮮市場、冷庫冷鏈、商場超市等重點場所暴露型服務行業全體從業人員進行大檢測。除已發現的16例陽性個案外,未在管控區外發現新增個案。
下一步,深圳將繼續做好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深人員排查工作,特別是在各區選定重點區域和人流密集場所,作為疫情監測哨點,開展社會面的疫情監測工作。
龍崗區政府副區長初慶介紹,龍崗區還將在轄區各街道開設一批常態化核酸檢測采樣點,為轄區群眾提供核酸檢測服務。
鹽田區政府常務副區長胡朝陽介紹,鹽田區已完成了目標人群疫苗接種100%覆蓋。鹽田區仍未松懈,對重點場所從嚴分級分類管控,對重點區域實施硬隔離措施,居民只進不出,全員“7天7檢”等措施。
持續加強重點行業防控力度
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單友亮表示,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將對零售藥店的所有從業人員和部分餐飲單位從業人員開展核酸篩查。此外,按照“應接盡接”“應接必接”的原則,市市場監管局正在組織開展疫苗緊急接種。
市交通運輸局二級巡視員曾岳雄介紹,目前深圳各港口實施全流程閉環管理,在登輪作業環節,嚴格要求登輪作業人員佩戴口罩和醫用手套、面屏等防護用品,嚴禁登輪作業人員進入船舶生活區,避免與船員接觸,確保作業人員與船員有效隔離。自6月7日12時起,從深圳機場乘機出港的旅客(不含外地中轉旅客)及乘坐火車出省的旅客,須出具“健康碼”綠碼及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