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成為生命中的強者,去觸摸她成長的腳印和心路歷程,越琢磨越覺得心靈震顫、盛滿感動。
2011年參加工作后,她便投身助殘就業創業幫扶事業。多年來,她帶領團隊大膽進行公益創新,以多元化就業模式幫助了2700多名殘障者成功就業。同時,她積極參與助殘扶弱、扶貧濟困、志愿服務、文明實踐活動、推動殘健融合等工作。而她,張瑩瑩——自幼患小兒麻痹肢體殘障,下肢幾乎喪失了行動能力。
自強不息四個字,在張瑩瑩身上得到了鮮明而且生動的彰顯(見今日06版)。命運沒能給予她完美的軀體,她卻以令人驚嘆的意志與行動,詮釋奮斗改變命運的精彩人生,激勵并幫助更多殘障人士自尊、自信、自強、自立。她如同一只勇敢的“雨燕”,逆風飛翔,穿云破霧、勇敢追夢。
“不向命運低頭、人生無限可能”,這是張瑩瑩奮斗經歷的真實寫照,也是許許多多市民及網友的共情與共鳴。張瑩瑩不僅自立自強,而且心懷感恩,對他人、對社會滿腔熱情。2016年,張瑩瑩和殘障朋友創辦慈善組織——深圳市雨燕殘疾人關愛事業發展中心,為殘障者提供心理輔導、就業培訓等服務,在崗員工90%以上是殘障者和殘障兒童家屬。多年來,張瑩瑩一直參與志愿服務、文明實踐活動。而且,她還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懷抱希望向著美好堅定出發!生活就是這樣,一旦始終以奔跑的姿態去擁抱,自己就會變成一束光,點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張瑩瑩是身殘志堅的殘障者的典型代表,是千千萬萬深圳創業者中的優秀青年代表,也是千千萬萬熱心公益的深圳人的突出代表。“來了就是深圳人”,這句響徹全國的口號的背后,凸顯著濃厚的以關愛為核心的精神底色和價值邏輯。作為移民城市、人口大市,“關愛”是深圳建設成為一個向上向善的“大家庭”,凝聚起強大改革發展合力的“關鍵密鑰”。而正是許許多多如張瑩瑩一樣自信陽光、自強不息、樂于助人、熱心公益、大膽創新、勇敢追夢的“主人翁”,不斷深化著深圳“關愛之城”“志愿者之城”的價值內涵,激揚這座城市開放包容、務實創新、充滿活力、文明與友善的時代精氣神。
自強是一束光,照亮追夢的心靈,這種價值力量篤定永恒、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