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0-24時,深圳無新增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
截至7月20日24時,深圳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58例。
南京通告:7月21日0時起
離寧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根據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現就進一步強化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嚴格落實涉疫重點區域管控要求,精準實施分級分類管控措施,倡導廣大市民群眾非必要不離寧,確需離寧的,需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48小時內陰性證明要求自7月21日0時起實施)。其他地區要加強社區防控,強化網格化管理,各單位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強化主體責任。
二、嚴格落實交通出行疫情防控措施,公路、鐵路、民航、港口碼頭等交通站場要加強客流引導,避免人員集聚,認真查驗旅客信息,落實戴口罩、體溫檢測、驗碼等要求;各類公共交通、出租車、網約車要落實戴口罩、體溫檢測、驗碼、嚴禁紅黃碼人員搭乘、通風消毒等防控要求,并做好工作人員個人防護。
三、嚴格落實隔離管控措施,中高風險地區、封閉區域內的人員足不出戶,封控地區人員只進不出。要嚴格遵守各項管控要求,積極配合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工作,不得擅自外出,如違反相關規定引發疫情傳播風險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四、積極主動配合核酸檢測,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發展,我市將適時擴大核酸檢測范圍,請廣大市民群眾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積極主動配合,確保應檢盡檢,不漏一人,遵守檢測點的現場秩序,落實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距離等防控措施。
五、嚴格信息報告,近14天有中高風險地區、實施封閉、封控管理地區旅居史人員,應第一時間向所屬社區報告,提供活動軌跡和個人健康信息,并配合做好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工作,所提供的信息要真實可信,瞞報、謊報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各零售藥店在銷售目錄內的退熱類藥品時必須實施實名登記報告。
六、嚴格控制各類聚集性活動,會議、培訓、活動盡量采取線上方式,盡量減少線下大型活動,確需舉辦的,要按照“誰舉辦、誰負責”原則,控制人數,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七、嚴格落實公共場所防控措施,中高風險地區及實施封閉、封控管理區域內的各類公共場所除必須外立即關停,其他區域室內公共場所實行預約、錯峰、測溫、驗碼、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密閉娛樂場所暫停營業。
八、嚴格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潔、用公筷等良好生活習慣,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室內常通風,減少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
每位市民每天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不適癥狀時,立即前往就近的具有發熱門診(診室)的醫療機構就診,如實告知流行病學史,就診過程中要做好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符合條件且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應積極主動盡早接種。
以上防控措施,依據疫情風險評估結果動態調整。本通告自發布之時起實施。
附件:中風險地區和封控區域名單
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
2021年7月21日
中風險地區和封控區域名單
經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同意,自2021年7月21日起,南京市江寧區祿口街道謝村社區、白云路社區、石埝村,溧水區石湫街道九塘行政村毛家圩自然村由低風險地區調整為中風險地區。祿口街道為封控區域。目前,其他地區風險等級不變。
最新!南京祿口機場已檢測出
新冠病毒陽性樣本9份
據南京發布消息,7月20日上午,江蘇南京江寧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接祿口國際機場防疫專班報告,在祿口國際機場工作人員定期核酸檢測樣品中,有檢測結果呈陽性,涉及工作人員主要是參與機場航班保障人員,包括地服、保潔等崗位人員。接報后,南京市第一時間組織力量對機場相關人員進行集中隔離,并重新采樣檢測。截至20日下午6時,已出結果中檢測陽性9份,其他樣品正在檢測中。
為了自己健康安全和疫情防控大局,請廣大市民支持配合、嚴格管控,時刻保持個人防護意識。一旦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應立即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并主動告知14天活動軌跡和接觸史。就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即日起,從南京祿口機場出港的旅客必須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清遠市清城區鳳城街道
指定區域核酸檢測結果發布!
據清遠市清城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消息,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清遠市清城區于7月20日7時至18時開展鳳城街道指定區域的常住人員核酸檢測。
截至7月20日18時,共采樣13494人,已出結果12107人,均為陰性。1387人結果待出。
中央明確:取消社會撫養費!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正式公布。決定明確,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會撫養費,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將入戶、入學、入職等與個人生育情況全面脫鉤。
信息來源: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衛健委、廣東省衛健委、清遠市清城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央視新聞”“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