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BCS2021產業峰會:網絡安全產業迎來新拐點
      2021-08-27 17:42
      來源: 深圳新聞網

      BCS2021產業峰會:網絡安全產業迎來新拐點

      人工智能朗讀: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8月27日訊(記者 張俊達)數字技術日新月異,網絡安全已成智能社會新基座,近期全球行業法規、政策密集出臺,推動治理先行,網絡安全產業正迎來新拐點。8月27日,網絡安全大會(B CS2021 )產業峰會線上啟幕,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網絡安全行業專家展開對話。與會專家指出,要保障信息化系統與安全體系深度融合,應轉變網絡安全保障思維,實現治理先行、同步發展。

      產業峰會與戰略峰會、技術峰會并稱B CS2021三大峰會,是全球網絡安全業界專家年度對話的平臺。今年峰會上,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網絡安全大會顧問委員會主任郝葉力,全球權威的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G artner杰出研究副總裁、頭牌分析師尼爾·麥當勞(Neil MacDonald),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陳錫明,世界衛生組織首席信息安全官弗拉維奧·阿焦 ( Flavio Aggio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寶俊,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馬斌,百度安全手機科學家李康,奇安信總裁吳云坤等發表了主旨演講。美國洛杉磯市首席信息安全官蒂莫西·李( Timothy Lee )、美國全國大學體育協會的首席信息安全官威廉姆 ·賈德( Judd William )、思科首席信息安全官顧問團隊負責人溫迪·納瑟 ( Wendy Nather )等展開全球CISO對話,圍繞首席信息安全官這一職務的理解、信息安全產業的未來等展開分享。

      新變量:網絡安全產業迎來拐點

      “安全應變而動!”郝葉力首先亮明觀點,“數字時代,安全正在發生重大變革。”

      郝葉力認為,新變量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新技術快速激變帶來新挑戰。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幫助用戶利用海量數據并從中獲取巨大價值,但同時帶來巨大威脅和風險,拓展了網絡安全的應用領域。

      其次,新基建帶來新要求。“十四五”規劃要求圍繞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布局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釋放了新動能,但也對網絡安全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數字化轉型帶來新任務。2020年8月21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產業互聯網和產業數字化將成為國家的著力點,網絡安全行業接到了新任務。

      四是政策導向帶來新標準。強監管,牽動了安全產業升級。隨著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 《網絡安全法》、 《數據安全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制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條例 》相繼出臺,從制度、管理、系統防護、供應鏈上下游數據流動等方面,形成了安全行為準則的完整政策導向。

      “如何抓住這些新變量,用好新機遇,需要我們打開新視角,開拓新思維。”郝葉力說。

      尼爾·麥當勞則從全球網絡安全局勢進行研判:“我們所有人都面臨著持續的安全挑戰。造成安全挑戰的因素包括疫情導致線上辦公的增加,世界范圍內對于隱私權法規的強化,現代應用程序架構(包括Kubernetes中的容器)復雜性和規模的增加,我們需要支持的移動設備和不受管理的設備等端點的多樣化,以及攻擊技術的不斷升級等。”

      “網絡安全迎來了發展新拐點。”站在行業視角,網絡安全產業的時代變革性特征更為突出。吳云坤從信息化的視角回顧了過去25年網絡安全發展歷程后發現,信息化與網絡安全經歷了從先發展后治理、同步發展和治理、到治理先行的歷程,這種轉折表明網絡安全行業迎來新拐點。

      “在這個新拐點上,我們必須轉換視角,要從信息化和業務視角看安全,要轉換理念,堅持治理先行,為業務高質量發展營造健康環境。同時,應該用系統化和工程化的思維來構建安全系統,實現信息化和網絡安全深度融合。”吳云坤說。

      新技術:協同保障網絡安全與產業發展

      站在新拐點上,哪些技術能夠更有效地做好網絡安全保障呢?行業專家們貢獻了各自的解決方案。

      奇安信在2019年提出內生安全理念,2020年又推出內生安全框架。吳云坤說,內生安全框架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2020年奇安信幫助很多的政企機構完成了“十四五”期間面向數字化保障的網絡安全體系規劃,實現了網絡安全投資在信息化中的占比從1%-3%,提升到了5% -10%。

      伴隨著實踐的豐富與深化,內生安全框架在各類攻防實踐中也得到豐富與拓展。吳云坤總結出“四新”,即新范疇、新管理、新模式、新范式。具體講,在數據安全等一些新場景中,需要不斷生長出新能力填補空白,安全范疇發現變化;信息化成為業務生產資料,需要用管理生產資料的方式,融入到企業管理和經營過程,管理模式發生變化;安全運營從原本小規模的、邊緣化的安全運營,開始融入 IT運維和數字化業務運營的大流程,這是運行模式的變化;安全原來的工具產品變成平臺和應用系統,安全范式發生變化。

      陳錫明在峰會上推介了 PKS安全體系,他說,這是一種以內生安全為核心特征的數字化業務支撐體系,以可信計算、內存保護、指令流安全與檢測三大安全技術為根基,實現“防斷供、關后門、堵漏洞”等核心自主安全能力,是一種安全、先進、綠色的通用計算體系。

      梁寶俊則透露了中國聯通在5G時代的全新布局。他說,近年來,聯通布局形成了5G+ABCDE的能力,在5G網絡、千兆光寬、云化等基礎上,構建了人工智能、區塊鏈、聯通云、大數據、邊緣云為核心的創新能力的整合體系,囊括了以云原生為核心,具有安全可信特點的聯通云,可信的聯通鏈以及大數據安全能力等。這一技術目前正在全國多地落地發展。

      馬斌和李康也分別介紹了騰訊在云安全領域、百度在 AI安全領域的最新技術進展及其效果,展現出相關領域最前沿的網絡安全動態。

      新生態:融入數字化運營大流程

      “在數字化時代的網絡安全新征程上,網絡安全從業者要主動轉換新角色、發展新能力、共建新生態。”吳云坤在峰會上呼吁。在吳云坤看來,網絡安全從業者需要從旁觀者轉變為共同建設者,融入信息化和業務流程,成為數字化業務運營大流程的一部分。

      重視網絡安全中人的因素,也是世界衛生組織首席信息安全官弗拉維奧·阿焦的關注點。新冠疫情發生后,世界衛生組織的網絡安全也面臨著挑戰,弗拉維奧·阿焦說,除了在技術上做好防御外,根據當前網絡安全形勢,他正在教會員工和承包商如何在家更安全地上網。“僅靠技術遠遠不夠。人為因素起著重要作用。當然,包括培訓、定期網絡釣魚演習、簡報在內的網絡安全計劃也非常重要。”

      除了在人的層面做出改變外,吳云坤說,網絡安全行業在能力發展和生態建設方面做出改變,一是在強化非功能性能力的同時,拓展功能性新能力;二是在產業鏈中的各環節需要融合發展,共同構建新安全生態。最終更好地保障網絡安全。

      “希望我們大家在一起,基于內生安全框架,腳踏實地推動每個工程的落地,滿足每一條法律法規的要求,真正助力國家和政企十四五的數字化轉型,這就是我們在新拐點上的新征程。”吳云坤說。

      [編輯:陳昕辭]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22 | 伊人依成久久人综合网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制服在线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