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網友反映,寶安游泳館女更衣室里經常出現6、7歲的男童,甚至還曾發生過中學模樣男孩到女更衣室找人的情況。館方核查后回應,女更衣室并無大量男童,但確實有個別男童進入,今后將加強隔斷設置等配套設施,保護泳客隱私。
其實,這個問題即使不普遍,也足夠嚴重。現在,在移動媒體無孔不入的滲透下,孩子們的童年加速消逝,早熟現象大大提前。何況已經6、7歲的孩子,也決不可能幼稚到沒有性別意識。某些家長讓這么大的男孩進女更衣室,既嚴重侵犯了其他女泳客的個人隱私,也暴露出對孩子教育的誤區。這可不是小事。近年來,性侵犯罪呈現低齡化趨勢,家長忽視孩子性教育,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灌輸尊重異性意識,是重要原因之一。
這幾年,把大孩子帶進異性更衣室、衛生間的爭議不斷,各地都有發生。當然,有些家長確有無奈。有些孩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游泳當然需要監護人陪同,使用公共設施時也可能需要指導。分離雖短暫,但也會導致監護權缺位,造成事故誰來擔責?還有孩子受傷或是殘疾,如廁需要家長照護,如此需求,不在少數。
公共設施應該盡可能對每個人開放,我們不應該拒絕誰 來游泳,而且要讓大家都游得體面。其實,如果有一個家庭衛生間或是家庭更衣室,是不是就可以化解大家的尷尬了呢?
民有所需,政就應當有所應。包括體育場館在內的公共設施、場所,建好家庭設施、無障礙設施,緩解尷尬又展現文明。近年來,深圳廁所革命領風氣之先,廁所環境大大改善,一些兒童常去的場所已經設立了家庭衛生間、母嬰室等空間和設施。深入推動廁所革命2.0,目光可以不局限于廁所,也可以適當將設置家衛等設施的范圍擴大。十四五規劃已經明確提出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家衛也是重要的無障礙設施載體。要知道,無障礙設施不光是給殘疾人用的,也是給每個人用的,家里有老、有小,必然對此深有體會。將來,就應該把家庭設施和無障礙設施作為硬指標來考核。
文字:王森
主播:陳致遠
剪輯:戰旗
相關報道:
“男童進女廁”又上熱搜!看看深圳這些年為推動“廁所革命”做了啥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479期|不論是 “醫鬧”還是維權 整形醫院這戾氣都得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