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深圳有三場硬仗:阻擊本土疫情、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支援香港抗疫。
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會議傳遞出重要信號:要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要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全面升級防控措施以來,深圳疫情防控總體形勢趨穩可控、不斷向好。沒有逡巡猶疑,深圳17日晚上宣布:已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的鹽田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和生產經營。
現在就讓我們將目光轉向深圳的另一場硬仗,從企業、社會組織、政府、專家四個維度,觀察經濟加速恢復的深圳力量。
No.1
華為宣布:
減免商戶租金
華為,正在遭受極限無理打壓的高新科技龍頭企業。
雖然自身發展也正面臨嚴峻考驗,但面對世紀疫情,它還是向社會貢獻了一份力量。
3月14日,華為CEO任正非簽發總裁辦電子郵件《關于疫情期間服務類商戶租金減免的通知》,宣布華為各園區的自有物業,為租戶往前追溯半年免租,往后9個月則租金減半。
(圖源:華為心聲社區截圖)
2021年,該企業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預計全年實現銷售收入約6340億人民幣,公司整體經營情況符合預期。
持續戰略投入,構建未來能力,華為還在深圳重兵布局數字能源產業基地和研發基地。
2月17日,深圳市2022年第一季度新開工項目集中啟動暨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活動舉行。其中,總投資達40億元的華為數字能源總部落地福田區。
此外,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動員組織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重點面向防疫過程中的視頻會議、協同辦公、協同開發、信息安全等場景,及時更新推出多種APP應用、工具軟件、小程序等,并提供一定時限的免費使用,為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穩定經濟社會大局提供有效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持續創新突破,為社會多做貢獻,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正在為城市在疫情下的有效運行發揮積極作用。
No.2
深商總會:
收集了55條訴求和建議
商會、協會等社會組織是政企溝通的重要平臺。
深商總會、深圳市商業聯合會通過線上辦公方式,在第一時間動員全體深商企業齊心抗疫的同時,也了解、匯總了會員企業存在困難與訴求建議。
日前,深商總會、深圳市商業聯合會已將收集到的55條訴求和建議,交給了深圳市發改委。據悉,企業訴求和建議中,融資貸款、租金減免仍是企業亟需解決的兩個問題。
深商總會執行會長、深圳市商業聯合會執行會長林慧表示,深圳各行業企業在積極配合政府防疫的同時,也在盡自己最大努力通過線上銷售等方式減少損失,但持續的疫情對主要依靠現金流周轉的企業影響極大,生產經營日漸存在困難,亟需政府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No.3
政府多部門出招穩經營
3月16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會同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深圳證監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金融服務支持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的通知》。
《通知》要求全市金融機構提升抗疫金融產品服務質效,做好受困企業及個人金融服務。加大與受困企業的對接力度,及時了解企業的困難及訴求,積極提供金融支持。
針對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到困難、仍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小微客戶,銀行機構應努力保障信貸穩定性,通過減費讓利、完善展期續貸銜接等措施進行紓困幫扶。
另外,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將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費率最高減免40%。
經初步梳理,自3月以來,深圳市各部門已經相繼發布了《市工業和信息業企業、中小企業進口物資廠區(園區)內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深圳市科技創新主體單位人員在科研活動中接觸境外輸入物品環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等7個工作指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此外,深圳市行政服務大廳雖然暫停了現場業務辦理,但仍可正常滿足企業群眾的辦事需求。全市31個市直部門和11個區的政務服務事項已經100%進駐網上辦事平臺,其中99.94%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99.29%行政許可事項實現零跑動辦理。
No.4
專家:
數字化轉型更具緊迫性
3月15日,國新辦舉行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會上介紹,1-2月份國民經濟恢復好于預期,有基礎有條件保持一季度經濟運行良好。
3月以來,國內疫情已波及28個省份。深圳作為經濟大市、超大城市,經濟能否加速恢復一直備受關注。
專家認為,換了“慢速擋”的城市,企業發展需要摁下“加速鍵”。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與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鐘雄表示,要實現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首先要組織好困難企業的紓困,其次是保障企業的供應鏈穩定,三是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強突發疫情下自我隔離和保障生產機制,停生產線不停整個工廠。
曹鐘雄認為,本次疫情更加凸顯出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應當支持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建設更多的數字工廠、數字車間,在疫情常態化下,提升城市抗擊疫情的產業韌性。
他建議政府在推動工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方面,更好地發揮平臺企業的作用,搭建更多的數字化轉型的公共平臺。同時,在制造業轉型方面,用好產業集群,以產業集群的數字化轉型來推動制造業和工業的整體轉型。
深圳從來都是往前闖、不反顧。
深圳也從來不汲汲于似是而非、逡巡猶疑,習慣于遇到新問題拼力解決、有了困難實力攻克。
舉全市之力迅速遏制本土疫情,仍然是經濟加速恢復最基本的前提。
一座2000萬人共同建造的城市,一場復雜嚴峻、前無參照的疫情超大城市戰疫+發展的解決方案,也由2000萬人共同給出。
(原標題《中央傳遞明確信號,深圳雙統籌怎么做|銳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