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深圳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市政府正式印發實施《深圳市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若干措施》,共8部分30條,把降成本作為政策實施的重要發力點,圍繞房屋租金減免、減輕水電氣費用負擔、疫情消殺補貼、緩繳社會保險費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銀助企紓困,這些政策措施預計將為全市市場主體減負超750億元。
市政府副秘書長黃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余錫權,前海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黃曉鵬,寶安區委常委、區委區政府辦公室主任陳龍興,南山區副區長夏雷介紹疫情防控處置最新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吳筠主持發布會。
成功遏制了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黃強表示,我市經過前段時間的持續奮戰,成功遏制了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日新增陽性病例數快速下降,24日僅新增3例陽性病例、創0309疫情以來日新增陽性病例數的新低,無社會面初篩陽性病例報告,實現0309疫情以來首次社會面動態清零,全市疫情形勢總體可控、不斷向好。但是,我市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全市還面臨外部疫情輸入和內部反彈風險交織疊加的挑戰。
同時,本輪疫情給我市經濟運行帶來較大影響,一些行業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不少困難,短期內面臨經營成本上升和營業收入下降的“雙重壓力”。“這些都對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精準開展疫情防控,綜合施策幫助市場主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黃強表示。
目前,深圳擁有市場主體超過380萬戶,總量和創業密度穩居全國第一。深圳將在堅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持續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通過實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著力保市場主體總量規模、提市場主體內生實力、優市場主體發展環境,以一攬子政策有效應對疫情沖擊,以超常規舉措充分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真金白銀助企紓困 預計減負超750億元
黃強表示,在出臺實施《若干措施》過程中,深圳將重點強化國家和省的政策與深圳實際相結合、強化階段性措施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強化政策普惠性與行業特殊性相結合、強化精準防控疫情與便捷服務企業相結合等“四個結合”,著力提高紓困解難政策的精準性、有效性,努力讓廣大市場主體更有獲得感。
我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的政策,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我市把降成本作為政策實施的重要發力點,圍繞房屋租金減免、減輕水電氣費用負擔、疫情消殺補貼、緩繳社會保險費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銀助企紓困,這些政策措施預計將為全市市場主體減負超750億元。
深圳延續了既有的惠企紓困政策措施,包括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減稅降費政策,出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30條,繼續實施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延緩繳納部分稅費政策,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生育保險費率,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等。同時,深圳也出臺了一些階段性的新政策、新舉措,包括擴大“六稅兩費”減征范圍、加速兌現產業扶持資金等。
放水養魚 千方百計保護好市場主體
我市出臺的這些助企紓困政策措施,涵蓋了財政補助、稅費減免、金融信貸等多方面,導向明確、針對性強、支持力度大,盡可能讓廣大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普遍受益,主要目的就是要放水養魚,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把市場主體創造活力激發好,更加充分釋放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動能。
黃強表示,一些接觸型服務業受疫情沖擊影響相對更大,深圳有針對性的出臺餐飲業、批發零售業、文體旅游業、交通運輸及物流業紓困扶持措施,全力支持餐飲、零售、旅游、交通運輸、民航等行業企業穩定預期、渡過難關。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是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重要前提。黃強強調,我市大力開展領導干部掛點服務企業活動,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并通過實施精準監測機制,運用大數據手段建立重點區域和從業人員白名單庫等方式,督促指導企業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此外,我市不斷完善企業服務綜合平臺,建立涉企政策發布和專項資金統一申報審批機制,依托“深i企”等渠道,匯總發布各項惠企紓困政策實施細則、申請指南和操作指引,推動政策“免申即享”,確保各項紓困措施直達基層、直接惠及市場主體。
“三減三補一支持” “30條”精準直達務實管用
“今天,市政府正式印發實施《若干措施》,共8部分30條,全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全力幫助解決當前企業痛點難點問題,盡力減輕市場主體負擔。”郭子平說。
《若干措施》第一部分是10條普惠性紓困扶持措施,第二至七部分分別對工業、餐飲業、批發零售業、文體旅游業、交通運輸及物流業、民辦幼兒園等行業領域提出更具體細化有針對性的紓困措施,第八部分為提高企業服務水平的措施,30條措施精準直達、務實管用。
通過“三減三補一支持”,降低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成本,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均可享受。“三減”即減稅費、減社保及公積金、減房租。其中,減稅費包括頂格按照50%稅額幅度減征“六稅兩費” 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通過納稅申報即可享受;對符合條件的所有納稅人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三補”即補貼失業保險、補貼水電氣成本、補貼防疫消殺支出。“一支持”即金融支持,包括推動金融機構推出抗疫貸、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擔保費率等。
通過“一降兩擴”,為工業制造紓困。即降低制造業稅費負擔,支持企業擴大排產、擴大工業投資。
通過“一降一助”,為餐飲業紓困。“一降”即降低平臺經濟參與者經營成本,支持互聯網平臺企業對經營困難的餐飲商戶實施特惠扶持政策,無償開展數字化代運營服務。“一助”即助力餐飲行業加快復蘇,大力推廣自提、外賣、無接觸配送方式,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餐飲街區,培育一批網紅街區和店鋪。
通過“一擴一提振”,為批發零售業紓困。“一擴”即支持擴產增效,鼓勵批發零售企業擴大市場、挖潛增效,幫助重點“菜籃子”經營企業拓寬銷售渠道、加強產銷對接。“一提振”即提振消費需求,對企業在電商平臺實際支出的開店費用、運營費用、推廣費用給予10%的補助。在大型電商平臺設立“深圳專區”,安排5億元資金發放消費券。
通過“一退一補一支持”,為文體旅游業紓困。通過“兩補一減一支持”,幫助交通運輸及物流業穩定經營。通過“一補一免”,幫助民辦幼兒園渡過疫情難關。
惠企政策可在“深i企”平臺申報
這次發布的30條措施以“深i企”作為統一申報入口,具體申請指南和操作指引將陸續在“深i企”上發布,請大家盡快注冊使用。
余錫權介紹,為了方便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能夠及時了解和享受此次出臺的“惠企30條” ,讓惠企政策像快遞一樣精準直達,讓政策申報像網購一樣方便快捷,市工信局將配套在“深i企”平臺快速開發上線“紓困解難專區”,集中匯聚政策、實現政策輕松解讀、政策一鍵申請,讓企業“找得到”、“看得懂”、“在線辦”。
截至目前,“深i企”平臺累計注冊企業用戶已達149萬家,匯聚了全市市場監管、社保、商務等多個政府部門的海量涉企數據,是我市各級政府部門開展科技抗疫和提供企業服務的有力手段,是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和安企穩企惠企利企的重要平臺。
“惠企30條”中,辦理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免申即享”,一類是“申請享受”。對于“免申即享”類事項,“深i企”平臺將主要做好宣傳推送工作,努力做到讓企業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對于“申請享受”類事項,“深i企”平臺將在政策申報指南上設置申報入口,實現各項政策申報系統一鍵申請,方便企業快捷進入資金申報系統。
南山針對“專精特新”企業進一步提高扶持標準
南山區是經濟大區,有著眾多的商事主體。夏雷介紹,南山緊急制訂了《南山區2022年助企(個體工商戶)紓困專項扶持措施》,從減輕企業租金負擔、著力做好援企穩崗、加大金融助企紓困、保障深港跨境物流、鼓勵科技抗疫成果應用、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加強企業服務保障等七個方面提出18條舉措,配合市一級政策、努力緩解企業因疫情造成的短期困難。
南山區將廣大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納入紓困幫扶范圍,按其所在區域分檔次予以租金補貼。每家企業的租金補貼最高可以達到1萬元;個體工商戶的租金補貼可以達到5000元。加大對規上工業企業和重點服務業的租金補貼力度,對限上零售、住宿、餐飲業企業給予穩企補貼,對建筑業企業給予穩崗補貼,對深港跨境物流運輸給予成本補貼。例如,對南山區企業員工,無論住在市內哪個區,只要因封控、管控無法到崗上班的,我們按照每人最高600元的標準補貼社保費。對于南山區省級以上的“專精特新”企業,在享受普惠性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扶持標準。比如,對于處在封控、管控區的專精特新企業,將租金補助標準從普惠性的50元/平方米每月提高到80元/平方米每月。
此外,全面推廣免申即享或即申即享方式。南山區的限上零售、住宿、餐飲業企業,無需申報,即可由我區后臺統計的營收數據自動測算,給予相應的企業穩企補貼。
寶安制定惠企“十五條”再疊加特色政策
陳龍興介紹,寶安區制定惠企“十五條”措施,對中小微企業側重于疫情影響下的紓困幫扶、救急救難。在吸收上級惠企政策基礎上,又結合寶安實際增加了特色條款,如降低跨境物流成本、強化貸款貼息支持、加大消費創業支持等內容,產生政策組合疊加效果。
陳龍興表示,寶安區將積極落實減稅降費優惠政策,包括全面落實“六稅兩費”等減免政策和服務;全面落實社保費用減免等優惠政策。緩解企業成本壓力,提出了降租減租緩租、降低用水用電用氣成本、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減輕防疫消殺成本負擔、支持消費行業恢復發展等舉措。強化金融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貸款貼息、金融貸款、融資擔保、應急轉貸等方面的支持。
此外,提升企業服務質效,通過加快支付產業扶持資金、提供核酸檢測“送檢上門”、快速處理企業訴求、實施柔性執法、加強企業信用支持等措施,做好轄區企業的服務保障。
前海加快落實相關所得稅優惠政策
黃曉鵬介紹,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積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臺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系列措施,確保企業正常生產運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前海管理局加快落實中央支持前海“雙15%”所得稅優惠政策,加快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普惠性減免,依法辦理延期申報、延期繳納;對在地港澳小微企業再延長2個月免租期。此外,前海管理局支持前海貨代企業推出海運駁船版供需匹配平臺,降低交易成本。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前海管理局實施金融業發展專項政策,核準發放專項資金84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最高3個月的實際貸款利息給予扶持。鼓勵合作區金融企業服務小微企業,例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發放利率較年初下降26bp(基點),向29萬戶小微企業減息讓利6億元。
從嚴從緊從細抓好工地疫情防控,對納入“i深建”白名單系統的建筑工人,按每人1000元“點對點”發放到工人賬戶。
(原標題《深圳發布市場紓困“30條” 以超常規舉措充分提振市場主體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