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強
深圳戲院
服務崗位:
福田區蓮花街道
我是王富強,來自廣東茂名,同事們都喜歡喊我“小強”。為了抗擊疫情,我第一時間報名成為一名志愿者,希望為深圳抗疫貢獻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
正式工作前,我先到蓮花街道辦事處接受志愿者培訓,學習了解志愿者的裝備和工作流程。作為志愿者,當務之急是學會保護自己,學會穿戴復雜厚重的防護裝備,包括N95口罩、防護服、面罩、手套(兩層)、鞋套。在有疫情的地方工作,這些東西缺一不可。經過簡單的培訓,我們很快熟悉了穿戴流程,為成為合格志愿者邁出第一步。
一開始,我的支援地點在福田新獅村,3月16日前后調到了布尾村。3月16日早飯后,我和幾名同事被分配到布尾村卡口執勤,限制人員進出。因為是新的管控區,防疫體系還沒完善,有一位老人家試圖從卡口進村,被我們攔住了。他說自己是村民,剛剛出去散步。事關防疫,我們趕忙向社區匯報情況。經社區民警調取監控查看,證實確是本村村民,我們這才讓老人家進村,并叮囑他疫情期間不能亂走,待在家里是對防疫工作最大的支持。
物資是防疫的后勤保障。我和同事們也參與過運送物資,將一箱箱防疫物資和食品送到居民手里。我們干勁十足,不一會就搬完了。到了午餐時間,我們脫下悶熱的防護服,露出早已濕透的衣服,有一種說不出的暢快。
那天午飯后,我們馬上開始掃樓登記工作。布尾村一共有19棟樓,這是一項艱辛的任務。我們得按照社區提供的花名冊,逐家逐戶詢問登記。第一步是敲門,住戶開門后向他們核實家里情況,詢問住戶目前的困難,向住戶解釋防疫工作的必要性。絕大多數居民還是非常配合的,在我們臨走時總不忘道一聲“謝謝”,這是對我們的莫大鼓舞。
抗疫也是個體力活,從這一棟到下一棟,從這層樓爬到另一層樓,沒走幾步防護服里的衣服就濕透了。這項工作對眼睛近視的人可不太友好。我們在密閉的防護服里大喘氣,呼出的熱氣讓眼前白蒙蒙一片,汗水和霧氣混在一起,又不能用手擦拭以防感染。掃樓結束時已是傍晚,由于人手不夠,我們又馬不停蹄趕赴核酸檢測點,動員居民下樓做核酸,引導居民出示核酸碼,并且維持現場秩序。
這是我作為一名抗疫志愿者在社區普通一天的日常。希望通過我們眾志成城的努力,疫情早點結束,大家又可以隨時隨地見面相聚了。
(原標題《我的抗疫志愿者日記 | 王富強:“一聲聲謝謝是對我們莫大的鼓舞”》)
(作者:王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