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穩,城市興。3月25日,深圳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市政府正式印發實施《深圳市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若干措施》,共8部分30條,把降成本作為政策實施的重要發力點,圍繞房屋租金減免、減輕水電氣費用負擔、疫情消殺補貼、緩繳社會保險費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銀助企紓困,這些政策措施預計將為全市市場主體減負超750億元。
超750億元的“降本”大禮包,既保總量規模、又提內生實力、更優發展環境,以超常規舉措充分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它瞄準了企業當前的急難愁盼,展現了政企同心的風雨共擔。
時下而言,經濟發展與疫情防控同等重要。深圳經過前段時間的持續奮戰,成功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擴散蔓延勢頭,實現0309疫情以來首次社會面動態清零,全市疫情形勢總體可控、不斷向好。在此背景下,實實在在、解渴管用的政策措施,對于壓力之下的市場主體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暗室贈燈之舉。
問需于企紓困解難,“深圳30條”是貼心的“充電寶”。目前,深圳擁有市場主體超過380萬戶,總量和創業密度居全國第一。歷史印證一個基本道理: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經濟全局才能生機盎然。眼下,不少深圳企業短期內還面臨經營成本上升和營業收入下降的雙重壓力,“深圳30條”涵蓋了財政補助、稅費減免、金融信貸等多重利好,就是盡可能讓廣大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普遍受益。“賦能充電”接續奔跑、“放水養魚”涵養稅源,加大“六穩”“六保”工作力度,護穩了經濟發展大盤。
精準施策春風化雨,“深圳30條”是暖心的“加油站”。早作為才能早發力,早發力才能早過關。及時提振經濟就是要確保深圳經濟發展底盤穩、活力強、后勁足,就是要確保市場主體多能在重壓之下有韌性、有底氣、有余地。值得一提的是,“深圳30條”還以“深i企”平臺作為統一申報入口,真正讓惠企政策精準直達,讓政策申報方便快捷。時時加油、處處助力,讓企業對幫扶政策一目了然,深圳為企業查詢、申報、兌現政策的每一步提供精準導航。
施策“解渴”、送暖“有感”,惠企紓困的“深圳30條”和這座城市一樣,用實實在在的努力助力實實在在的奮斗。我們常說,沒有千企萬廠的繁盛,何來千燈萬盞的溫暖?以政策紅利激發百萬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精準作為穩定全市經濟增長的主渠道和基本盤,看起來解決的是具體企業的“小困難”,盤活的卻是全市經濟復蘇的“大棋局”。企業爬坡過坎恢復生機了,員工的飯碗才能立得正、端得穩。簡言之,務實管用的“深圳30條”既是企業及時雨,更是民生心頭暖。
(作者:鄧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