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有哪些?全球數字先鋒城市長什么樣?3月29日,深圳舉行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對《深圳市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2-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進行解讀。
新型基礎設施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決定性因素。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同意深圳組織開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試點。前不久,市政府專門審議并印發了《行動計劃》,提出了加快升級網絡接入設施、致力打造信息通信樞紐、加快構建物聯感知體系、協同部署數據和算力設施、前瞻布局新技術基礎設施、全面夯實關鍵支撐能力等6大任務、10大重點工程和28條具體舉措。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泛在先進、高速智能、天地一體、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供給體系,打造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標桿城市和全球數字先鋒城市。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陳華平,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余璟,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長吳嘉鋒,龍華區委常委、副區長徐志斌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吳筠主持發布會。
寬帶網絡提速降費
此次《行動計劃》堅持信息通信服務惠民為民理念,努力讓市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根據《行動計劃》,深圳將實施千兆光網普及和百萬用戶全面提速計劃。2022年,新增家庭及企業寬帶用戶套餐原則上500Mbps起步。2023年,新增家庭及企業用戶套餐原則上1000Mbps起步。2025年,寬帶用戶接入速率最高可達現在的10倍。
“市民觀看4K/8K超高清視頻、體驗大型體感游戲、使用VR/AR全息等智能設備可更加順暢,在家就能沉浸式體驗身臨其境的感覺。”陳華平表示。
在網絡費用上,深圳也將實施惠企惠民。一是鼓勵基礎電信企業實施千兆光網普及和百萬用戶全面提速,推動5G套餐資費逐步降低。二是聚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降低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推出中小企業用戶優惠加速計劃。三是面向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推出低于公眾市場資費的精準降費政策。
據悉,在疫情期間,深圳大力支持基礎電信運營商積極為中小企業紓困,提供提速帶寬優惠。此外,為參與抗疫的醫護人員、流調人員、社區工作人員、抗疫志愿者等提供抗疫移動通信愛心流量包,給予教職工等特殊群體網絡提速優惠。
實現“萬兆入企”
據介紹,深圳將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規劃布局,打造“5G+千兆光網+智慧專網+衛星互聯網+物聯網”的通信網絡體系。
在公共網絡方面,深圳已在各區的公共場所初步建設了一張公共無線局域網。接下來,將致力于推動全市人員密集、公共信息服務需求集中的區域,實現無線局域網高質量全覆蓋,實現全網一次認證、無感漫游,打造高速率、高品質、可信安全、公益普惠的公共服務網,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信息消費惠民品牌。
對于企業用戶,深圳將推動大容量OTN節點向企業端下沉部署,提供萬兆接入能力,支撐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上云帶來的流量增長,保障企業高效就近接入。此外,將優選一批住宅小區、辦公樓宇、工業園區,依托千兆光網,打造一批全光接入、全屋智能的示范應用樣板工程。
在支撐科技創新方面,深圳將圍繞大科學裝置、超算中心、科研高校、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互聯互通需求,建設科技創新走廊超高速智能網絡。加速IPv6商用進程,持續優化提升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服務能力,實現接入企業數不少于300家,接入總帶寬達到18Tbps。
5G網絡深度覆蓋
據悉,深圳目前已累計建成5G基站5.1萬個,5G用戶超900萬戶,5G流量占比達30.78%。2021年,深圳獲工信部評選的全國移動網絡信號質量測評“主要道路、商業場所、公園和地鐵”等四個“卓越城市”稱號。
陳華平表示,“今年我們會百尺高竿,更進一步,聚焦打造5G精品網絡。”具體措施包括加大室內分布系統建設,推進5G網絡在交通樞紐、產業園區、大型商場和商業街、醫院、學校、文體場館、旅游景點等重點場所以及特定場景下的深度覆蓋。積極推動5G異網漫游,逐步形成熱點地區多網并存、鄉村郊野等區域一網托底的移動通信網絡格局。
記者了解到,適度超前的網絡建設部署和堅實的通信保障力量,已在深圳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本次抗疫中的核酸檢測點、隔離酒店等區域掃碼、上網未出現擁堵現象,居民區居家辦公、上網課通信暢通有序。
根據《行動計劃》,接下來,深圳將加大對重點區域、場所5G網絡的優化力度,積極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加大室內分布系統建設。建設5G網絡信號質量監督平臺,與“深i企”聯合開通信號質量投訴通道,及時發現和解決信號盲區覆蓋問題。
未來技術超前布局
智慧城市必須實現物聯感知。圍繞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深圳將面向社會治安、消防安全、防災減災、應急管理等領域部署可燃氣體監測、煙感探測、溫度探測、噪音監測、火災報警、視頻監控等感知終端;面向大型樓宇、橋梁、地下管線等場所部署精密、靈敏的建筑安全、狀態傳感、射頻設備、掃描感應等感知終端;面向社區健康管理、家庭健康監護等方面,規?;渴鹦l生醫療服務以及疫情防控“電子哨兵”等各類感知終端,推動智能表計等感知終端在供電、供水、供氣的規模應用部署。
此外,圍繞城市發展和產業布局要求,以創新為引領,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
一是布局衛星互聯網設施,支持企業參與衛星互聯網設施建設,推進北斗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和區域特色遙感星座建設。二是培育未來網絡設施。支持下一代光網絡、可見光通信、第六代移動通信(6G)、毫米波、太赫茲通信、量子通信等領域創新載體及相關基礎設施試點建設等。三是加快建設區塊鏈設施,基于公共數據交換共享、不動產登記等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的典型應用場景,構建統一、集約的政務區塊鏈平臺。
信息技術上天入地
“深圳正加速向浩瀚太空進軍的步伐。”發布會上,余璟表示,去年,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印發了《深圳市關于支持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發布16條“干貨”舉措。其中,圍繞通信、導航、遙感衛星綜合應用,布局一批重大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研制項目,最高支持3億元;鼓勵企業投資建設全球高通量寬帶衛星通信系統和區域特色遙感星座,高軌衛星最高支持2億元、低軌衛星最高5000萬元;支持企業和科研院所開展衛星及應用產業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最高支持3000萬元;圍繞衛星和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融合發展及衛星應用核心技術環節,建設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最高支持1000萬元等。
網絡安全強化保障
聚焦網絡強市建設,必須賦能行業融合發展和強化網絡安全保障。
吳嘉鋒表示,市通信管理局將貫徹落實工信部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IPV6+應用創新行動以及市委市政府“5G+8K+AI+云”新引擎戰略,在實體經濟、信息消費、民生服務三大領域發力。在網絡安全保障方面,市通信管理局將深入貫徹落實《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加快構建覆蓋5G、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技術新業務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監管機制。
此外,加快完善新技術新模式新應用的技術能力建設,提升網絡安全威脅的監測、防御、溯源技術能力,防范遏制重大網絡安全事件發生,全力保障基礎信息通信網絡安全運行。
龍華區500兆以上寬帶用戶超19萬戶
發布會上,徐志斌分享了龍華區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系列成績。
目前,龍華全區5G基站覆蓋密度位居全市前列,500兆以上寬帶用戶超過19萬戶,已建成數據中心占到全市的12%,在創新應用方面,錦繡科學園建成全市首個5G專網示范園區,美團基于5G的低空配送網絡已經完成試驗。
“無論是天上的衛星,還是地上的網絡,技術含量都很高。但實際上每一項重大布局規劃和建設安排,都和城市、和市民、和未來的產業、未來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都是指向一個更智慧的城市、更幸福的生活。”發布會上,吳筠表示。
下一步,深圳將深入實施新型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出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配套扶持政策,加速推動五方面的數字化:個人數字化生存、家庭數字化生活、企業數字化經營、政府數字化治理、城市數字化孿生,在“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機遇下,為打造國際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和數字中國城市典范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礎。
(原標題《深圳:打造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標桿城市和全球數字先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