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3月31日簽署與“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以盧布進行天然氣貿易結算的總統令,有關新規定于4月1日起生效。歐洲國家領導人仍表示不會遵守上述規定,堅稱俄方舉動違反了相關合同條款和制裁。
普京下“斷氣”通牒
普京3月31日宣布,俄羅斯將于4月1日開始實施天然氣“盧布結算令”。要購買俄天然氣,“不友好”國家和地區須在俄銀行開設盧布賬戶。如果買方拒絕以此方式付款,俄方將認為買方違約,一切后果應由買方承擔,俄方將中斷天然氣供應。
這是3月2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盧布鈔票。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他說:“如果支付沒有(用盧布)完成,我們將認為是買家違約,應承擔隨之而來的所有后果……現有合同將被終止。”
俄羅斯能源在歐洲國家能源需求中占重要地位,歐洲聯盟所需天然氣大約40%從俄羅斯進口,以歐元和美元結算。
俄羅斯2月24日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以來,西方多國宣布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涉及諸多領域。面對西方空前制裁,普京3月23日宣布,俄方向歐盟成員國等“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供應天然氣時改用盧布結算,并責成政府、中央銀行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3月31日前采取相應措施。
普京說,俄天然氣供應改用盧布結算是加強俄金融和經濟主權的重要一步。
這是2月2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俄總統普京發表電視講話的畫面。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據美聯社報道,盧布對美元匯率3月初跌至143盧布兌換1美元低點,3月31日回升至82盧布兌換1美元,與俄烏沖突爆發前匯率水平相當。
俄羅斯新聞社4月1日援引俄外交部一名高級官員的說法報道,俄方將對歐盟的制裁作出回應。“歐盟的(制裁)行動不會一直得不到回應……布魯塞爾不負責任的制裁已經對普通歐洲人的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
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3月30日表示,繼天然氣之后,以盧布結算商品應該擴大至原油、谷物、金屬、化肥、煤炭和木材。
3月31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左)在總理府會見來訪的奧地利總理內哈默。新華社記者單宇琦攝
歐美陷能源危機?
據美聯社報道,歐洲國家政府拒絕普京所下“最后通牒”,表示將繼續以歐元和美元支付從俄進口的天然氣,并希望看到俄方將如何執行其法令的細則。
意大利和德國是俄羅斯天然氣進口大國,兩國領導人3月30日表示,他們得到了普京關于天然氣供應的保證。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同一天宣布,啟動德國天然氣緊缺三級應急方案中的第一級“預警”,著手應對可能出現的天然氣緊缺。
與美國對俄能源進口出臺禁令不同,鑒于對俄天然氣的依賴,歐盟27個成員國眼下對是否將制裁目標擴大到俄能源領域存在分歧。
3月24日,工作人員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整理美國國旗。新華社記者張鋮攝
歐盟委員會3月8日提出一項能源轉型計劃,尋求在2030年前逐步擺脫對俄化石燃料的依賴。如果這項計劃付諸實施,預期今年年底前可將歐盟對俄天然氣需求減少三分之二。歐盟擬采取增加液化天然氣進口等措施填補缺口,但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建設通常耗時數年。
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3月31日下令每天從國家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100萬桶原油,持續6個月,以平抑油氣價格。這是拜登半年內第三次動用戰略石油儲備。分析師認為,釋放石油儲備短期見效,但非長久之計。
路透社3月31日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高級官員的話報道:“我們必須繼續增加對俄羅斯的施壓。”
(原標題《俄羅斯“盧布結算令”生效 歐洲國家仍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