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新高,傳統行業就業難。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這些新興產業的就業動態如何?
在一家人工智能企業的北京研究院,記者見到了今年剛剛應聘入職的留學生徐梓航。他在校期間主修計算機科學相關專業,現在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利用人工智能編程對人的自然語言進行語義分析。
徐梓航告訴記者,由于這一領域有一定的技術門檻,所以像他們這類專業的畢業生還是能獲得不少就業機會。這也使得很多人開始選擇人工智能等發展較快的行業;而以前大家青睞的互聯網行業,關注熱度有所降低。
應屆畢業生徐梓航:我碩士學校的上一屆畢業生,可能有80%首選去互聯網大廠,但是今年可能只有30%、40%。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目前人工智能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近幾年每年校招的增長幅度普遍能達到20%到30%左右,其中,研發技術類的崗位需求占比大多在50%以上。
此外,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增長。北京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的應屆畢業生楊夢超,就找到了一份和智能駕駛相關的工作。
應屆畢業生楊夢超:收到7、8個錄用通知。前些年我的師兄師姐他們主要去的公司很多都是傳統車企,隨著汽車智能駕駛方向的火熱、新能源汽車大力發展,我們投遞的單位更多樣化了。
業內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在大數據、能源環保等產業推動下,理學專業的畢業生簽約率比去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北京理工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張龍澤:雖然說今年就業整體形勢比較嚴峻,但新興行業需求量跟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一個增長,確實給一些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