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2年4月26日訊(記者 李慧 通訊員 王震)2022年4月22日,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羅湖中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正式掛牌“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成為羅湖區第二家三級甲等醫院。當天,羅湖區委書記劉勝,區委副書記、區長范德繁,區領導夏東、賴建華出席揭牌儀式,并與現場嘉賓領導共同揭牌。
在羅湖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區委衛生健康工委的關懷下,羅湖醫院集團羅湖中醫院黨委全面依托“集團化運營”帶來的優質資源共治共享,在新院搬遷短短三年的時間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順利通過評審跨入三甲醫院行列,取得了“十四五”規劃的良好開局。
黨建引領創建,全面攻堅創三甲見戰力
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作用顯著
在三甲創建過程中,羅湖中醫院黨委堅持將黨建引領作為推進醫院三甲創建工作的核心動力,秉持羅湖區“先鋒精神、奮斗文化”的先行基因,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領導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促改革、保落實,堅持疫情常態化防控,著力推動醫院醫療業務開展、醫療技術提升、科研實力上臺階、教學體系完善。
在醫院黨委的統籌下,圍繞三甲創建的中心工作,各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將黨建和三甲創建工作融合在一起,讓黨建工作充滿生命力。各支部緊緊圍繞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兩大核心生命線,深入推進醫療技術、醫療質量、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民眾的就醫滿意度不斷提升。
醫院黨委書記林漢群大力推動院黨委在全院開展“一支部一品牌”的創建活動,通過申報推薦、匯報和相互交流學習,促進各黨支部把工作重點轉化為亮點,把亮點做成優勢。“支部的品牌是展示學科建設成果最有效的途徑,學科的建設都是千頭萬緒的,如果沒有支部品牌這個‘陣地’,很多重要的內容就無法得到體現和進一步優化,最終也會影響服務質量的提升”,林漢群談到。
高分通過三甲評審
為此,醫院各黨支部積極與各社區黨委聯動,積極推動中醫藥進社區和黨群服務中心;康復分院黨支部與黃貝街道黨委、省二中康復黨支部共建,推動了業務和技術提升,還在社區共建合作推動下,超額完成65歲老人體檢任務;醫院外科黨支部與蓮塘社區黨委共建,雙方黨員結合義診和社區講座推動女性兩癌篩查項目,共為轄區婦女完成1500余次篩查;醫院急診黨支部組織黨員和醫護人員到周邊10余所學校,為學生和教職工進行急救知識講解和介紹,向公眾普及救護知識,提高了民眾的急救意識與現場急救能力;醫院門診黨支部與仙湖社區共建,打造中醫藥特色品牌社區,利用中醫藥體驗營、健康講座、義診等社區活動進一步宣傳推廣中醫藥文化。
羅湖區中醫院行政二支部獲得深圳市羅湖區黨史知識競賽第一名
支部共建
“醫院內部支部共建,集團內部支部共建以及醫院與街道的支部共建,這三條路徑充分調動了各支部各位黨員的先鋒作用,為提升醫院應對疑難雜癥的診療技術,推動中醫藥事業的普及發展注入了極大的活力,是真正地將‘黨建引領’落到了實處”,林漢群表示。
做好中醫藥“守正創新”工作
中醫藥特色醫療指標穩步上升
羅湖中醫院黨委堅持以中醫為核心的中西醫結合發展,為居民持續提供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綜合醫療服務。在醫院管理體系中,制定了引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考核和獎懲激勵機制,將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作為重要指標,并落實到位。
醫院黨委將“守正創新”理念落實到發展規劃、人才隊伍、學科建設、科研教學、文化宣傳等多項工作中。以三甲創建為契機,各項體現中醫藥特色的醫療指標穩步上升,門診中藥處方占比、中藥飲片使用率、中醫非藥物療法比例等逐年提高,達到三甲要求。
與此同時,醫院黨委全面強化黨的領導,堅持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通過黨委、支部到部門多層級聯動,依托羅湖醫院集團的有力支撐,在檢驗、放射影像、超聲、病理、消毒供應、藥學等臨床輔助科室建設方面及輔助診斷質量、診查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等在短期內得到了快速提升,填補了多項空白。“醫院在搬遷短短三年時間內能夠取得今日的成績,非常直觀地體現了‘羅湖醫改’的良性造血功能,這對于醫院的發展是不可或缺的”,林漢群說到。
堅持黨管人才,鳳棲梧桐引人才,岐黃精英培優才
羅湖醫院集團中醫院黨委堅持黨管人才,引進和培育學科人才,推動黨的中醫藥事業發展成效明顯。
引進甘肅省名中醫吳紅彥教授
引進江蘇省名中醫全亞萍教授
引進中國中醫研究院趙宏教授
引進平樂郭氏正骨,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郭艷幸教授
醫院黨委通過“引進學科帶頭人、建立專家工作室、推廣中醫師承教育、建立人才績效考核機制”等舉措,基本建成以高端中醫人才領銜、中醫技術骨干力量較雄厚,職稱年齡結構合理,學歷教育水平較高、可持續發展性較強的醫療團隊。近年來,醫院全職引進全國各省市級名中醫4名,包括甘肅省名中醫吳紅彥教授、江西省名中醫尹燕耀教授、江蘇省名中醫全亞萍教授和嘉峪關市名中醫王斌教授;引進國家、省級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等中醫高端人才,包括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趙宏教授、甘肅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紅教授等專家。柔性引進“國醫大師李佃貴”、“全國名中醫陳寶貴”,大力開展中醫師承、學術活動,為年輕醫生打造終生學習的氛圍。
醫院黨委堅持黨的中醫事業延續發展,重視中醫傳承,推廣師承教育。醫院開展4批院內師承項目,共結對14名老師和27名學員。
2020年10月9日“上海中醫藥大學優才學院深圳分院”正式揭牌。
借助上海中醫藥大學優才學院深圳分院揭牌及深圳市衛健委的“中醫岐黃精英人才項目”,計劃通過5年的時間,匯集全國各地的中醫名家將為深圳市培養至少300名中醫岐黃精英人才,為深圳市及廣東省的中醫藥傳承教育培養高水平中醫藥人才。使羅湖區中醫院成為深圳東部乃至深圳市的中醫藥傳承教育高地。
做好頂層設計,中醫重點學科建設成效明顯
羅湖醫院集團黨委全力支持下,區中醫院黨委堅持黨管人才,緊緊抓住人才隊伍管理和梯隊建設,中醫院重點學科建設取得突出成效。目前,全院共有省中醫重點專科5個、省中醫特色專科5個、市級中醫重點專科1個、市級中醫特色專科3個、區級重點專科8個,2021年11月,醫院骨傷科、針灸科獲批“三名工程”引進中醫藥高層次醫學團隊立項,分別成為“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朱立國教授骨傷科團隊”“安徽省針灸醫院楊駿教授針灸治療腦病和婦科病團隊”在深圳的依托科室。
針灸科引進安徽省針灸醫院楊駿教授“三名工程”團隊
骨傷科引進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朱立國“三名工程”團隊
同時通過以老帶新、中年為骨干、注重培養新人等辦法,在多個學科形成省、市、區重點專科梯隊。近年,中醫院黨委注重學術傳承,從全國引進優秀的學科帶頭人,挖掘科室自身優秀的臨床經驗,整理形成重點科室特色診療方法十余種。老年病科柔性引進陳寶貴全國名中醫團隊、朱婉華教授團隊,吸引兩位博士后進站參與老年病臨床、科研工作;骨傷科引進平樂正骨第七代傳人郭艷幸教授坐診,引入郭艷幸教授平衡理論治療骨傷科疑難雜癥,運用科學的診斷方法、治傷手法、固定手法、藥物療法及功能鍛煉恢復病人平衡。隨著重點專科的強勢發展,醫院的整體疑難疾病診療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林漢群表示,羅湖中醫院三甲的成功創建處于“兩個100年”的交匯之處,處于“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面對這樣的歷史發展機遇,羅湖中醫院全體黨員干部務必要嚴格要求自身,不能有絲毫松懈,持續探索中醫藥事業發展之道、復興之路,在醫院的各項工作中勇做先鋒,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