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3年8月8日訊(記者 湯莎 通訊員 賴劍威 柯曉靜)以金融利企、金融惠民為出發點,工行深圳市分行緊密圍繞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智慧場景建設,創新搭建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實現智慧場景下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的全覆蓋。
構建各行業智慧場景
為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工行深圳市分行加快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創新搭建一系列數字人民幣應用智慧場景,進一步提升實體經濟的質效水平。
工行智慧場景服務包含智慧校園、智慧醫療、智慧園區、智慧文旅、智慧社區、智慧商業、智慧停車、智慧餐飲等,面向教育、醫療、文旅、零售、交通、餐飲等各行各業,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為核心技術,通過“工行自研軟件+合作方硬件設備”的模式,將金融服務無縫嵌入生產生活場景中,全面支持數字人民幣,實現了系統、產品的“聚合支付、靈活組裝、綠色部署、敏捷上線”,提供環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數據化、網絡化、協作型、一體化的全場景服務流程,極大提升了全域管理效率與服務體驗滿意度,助力生產經營、企業管理、社會消費和百姓生活更高效、更便捷。
打造金融生態服務平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助力實體經濟和民生服務高質量發展是金融機構義不容辭的責任。當前,企事業單位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面臨著數字化轉型投入產出比、信息技術能力、專業人才隊伍、適用的個性化服務方案等難題;民生服務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面臨著針對龐大社會群體和不同年齡、不同個體的差異,如何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等難題。如何以更高的“格局”開展金融服務,是金融機構踐行“金融利民、金融為民”的“關鍵一步”。
針對企事業單位數字化轉型需求,工行深圳市分行以利企、惠民為出發點,創新搭建“金融生態服務平臺”,為企事業單位數字化轉型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集成工行金融科技力量打造的云服務、智慧場景及API開放平臺,實現資訊服務獲取、全流程線上申請開通、在線服務支持、業務入口登錄等服務整合,為廣大企事業單位提供“金融+非金融”綜合服務、“金融+行業”解決方案、“企業+員工”聯動服務、“金融安全+創新科技”應用賦能,為用戶提供“統一入口、統一用戶、統一權限、統一數據”的全新體驗,讓過去“人工”插上“數字化”的翅膀。同時通過嵌入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與智慧場景建設相結合、與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需求相結合,推動數字人民幣應用增量擴面、場景不斷創新、生態持續完善,讓數字人民幣變得近在咫尺、更易獲取,讓廣大企事業單位數字化轉型之路、守正創新之路更加智能貼心、便捷高效,助力深圳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示范區建設行穩致遠。
數字化轉型賦能實體經濟
工行深圳市分行堅持在金融服務供給和客戶體驗上下功夫,積極構建金融與數字政務、數字產業、數字民生緊密融合的金融生態共同體,強化數字產品體系創新,持續拓展金融服務供給的廣度和深度。
工行深圳市分行智慧場景具有如下優勢:一是緊扣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傾聽企業聲音,安排專屬團隊對接,實現全程保姆式服務;二是踐行金融利企惠民,場景建設基礎服務和運維免費,通過充分發揮數字人民幣優勢,實現在線離線全覆蓋、境內境外全支持、交易費用全免費,實現了交易渠道零成本;三是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打造專屬企業B端、員工C端的服務界面,可根據需求將服務輸出到企業自有平臺等,靈活滿足企業差異化管理需求;四是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支持,為企業經營和員工生活提供“經營+”“生活+”服務保障;五是提供金融級安全保障,實現靈活組裝、綠色部署、敏捷上線,實現各項服務的安全、穩定、優質、高效、連續。
聚焦大灣區 顯深圳特色
工行深圳市分行聚焦“港澳所需”“深圳所能”“灣區所向”,勇立潮頭、先行示范,主動創新服務產品與服務模式,積極拓展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加速推進“金融+科技+創新”賦能,在此基礎上緊扣政策導向、聚焦客戶需求、不斷迭代產品、促進專業融合、引導內融外聚、加快生態構建,努力創新探索一條具有深圳特色且面向未來的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融合發展之路。
為加快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廣工作,工行深圳市分行積極創新“數字人民幣”+“社會治理”+“生產經營”+“生活消費”環環相扣的應用生態,體現在G端(政府)連接,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開創金融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局面,助力政府提升治理效能;B端(企業)賦能,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全方位賦能實體經濟,助推企業提升經營效益;C端(市民)服務,辦好實事,服務民生,讓信息“跑路”代替市民“跑腿”,做百姓身邊有溫度的銀行,助益社會提升服務效率。工行深圳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持續通過場景聚合平臺、平臺搭建生態,運用數字化運營、金融科技賦能等手段,著力構建一個更體現客戶中心地位的開放、共享、共贏金融生態服務體系,助力深圳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金融中心。
(本文圖片由工行深圳市分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