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3月30日訊(記者 湯莎 通訊員 周悅 柯曉靜)近日,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積極響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普惠金融推進月”工作要求,發揮大行“頭雁”引領,扎實推進普惠金融各項工作,做好小微金融服務。
胸懷“大格局”
久久為功踐行金融使命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普惠金融”。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作為最早扎根深圳特區的國有金融機構之一,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總行工作要求,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發展模式,率先成立普惠金融事業部,把普惠金融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按照“不做小微,就沒有未來”的發展思路,建機制、創模式、優服務、給資源,推動服務普惠金融工作邁上新起點,真正實現“普惠就是越過越好的每一天”。
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將普惠金融業務指標納入各級機構和負責人考核評價,落實差異化風險容忍,全面深化數字普惠發展,堅持線上與線下合力、專家與系統共治,在轄內設立23家小微中心、38家普惠金融旗艦網點以及102家普惠金融標桿網點和普及網點,推動普惠金融服務網點和專員隊伍建設。此外,該行持續建立健全強化信貸規模、營銷資源、工資費用等配套機制保障,層層傳導落實至基層一線。
2023年,該行不僅成為工商銀行系統內首家普惠貸款規模突破千億大關的城市分行,更是步履不停持續為小微客戶注入金融“活水”,目前該行普惠貸款規模已邁上1500億元臺階,普惠貸款五年平均增速超90%,累計服務普惠客戶近4萬戶,資產質量持續保持同業優良水平。該行連續多年獲評監管機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監管評價“一類行”,并獲得政府、媒體20余項榮譽和獎項,充分彰顯了國有大行的“頭雁”擔當。
實現“大作為”
精耕細作打造多元場景化小微融資服務
普惠領域聯結千行百業、關系千家萬戶,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做好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積極順應全行數字化轉型步伐,搭建數字普惠產品體系,不斷豐富融資場景,讓金融插上科技翅膀,讓普惠金融的雨露甘霖精準滴灌更多小微企業。
一方面,該行沿著數據、鏈條、資產,將普惠金融服務嵌入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各類場景。其中,“經營快貸”依托“數據+模型”優勢,打造批量化獲客、精準化畫像、自動化審批、智能化風控的小微信貸模式,較好滿足小微客戶“短小頻急”融資需求。“數字供應鏈”覆蓋產業鏈貿易鏈各交易環節,創新數字信用憑據等新型業務模式,緩解上下游小微企業抵押物不足難題。“網貸通”支持居住用房、工業用房等各類房產抵押,辦理簡便快捷。目前,工商銀行數字普惠產品已成為普惠金融服務的“壓艙石”和“主力軍”。
另一方面,該行因地制宜,結合深圳區域特點和市場需求,將數據分析作為模式創新、策略制定、流程優化的重要基礎,推動信貸決策由“經驗判斷”向“數據決策”轉變,以幾乎每個月都上新新場景、產品或升級1-2款產品的“深圳速度”不斷豐富普惠金融場景,依托“一點對全國”業務模式積極探索普惠金融創新場景建設,滿足不同類型、不同階段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
針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該行以推進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積極對接科技主管部門以及產業園區,根據研發能力、人才團隊、科技創新成果等創新實力為科創小微企業“量身定制”智能化評分測額體系,創新推出“科創貸”“專精特新貸”“工銀興科貸”等科創系列專屬融資產品。針對個體工商戶客群推出的“普惠商戶貸”,智能分析商戶及企業主個人收單及日常交易信息,結合工商、司法、征信等數據,線上辦理,滿足個體工商戶客群小額便捷、隨借隨還需求。針對綠色低碳領域企業,運用數字信用憑據等創新金融工具,打造個性化融資方案,為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精準“輸血”,持續加大對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產業的資金支持。針對涉農領域小微群體,設計專屬“興農快貸”和“菜籃子發展貸”融資解決方案,推出“種植e貸”“養殖e貸”線上融資產品,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樣板”,有效服務“三農”高質量發展。針對外貿新業態,定制個性化服務方案,基于海關和頭部跨境電商平臺交易數據,設計專門融資場景,助企出海助力穩外貿促增長。
通過標準化線上融資產品以及近30個普惠場景的有效融合發展,該行已累計觸達和服務小微客戶近18000戶,對于細分行業領域的金融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擁抱“大數據”
創新驅動提升數字化經營能力
普惠金融的“普”,渠道觸達能力和客戶覆蓋面是關鍵。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堅定不移走數字普惠發展的道路,按照數字工行(D-ICBC)建設方向,不斷向數據資源要生產力,將數字基因滲透到業務發展的各個環節、各個層級,不斷完善普惠業務組織架構、管理流程、業務模式等,為小微企業提供隨時隨地、觸手可得的金融服務。
工行深圳市分行主動順應非接觸服務趨勢,整合“智能+人工”外呼渠道,創新工銀微管家小程序,并依托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短信推送等線上渠道,持續延展服務觸角,為不同使用習慣的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接入渠道,為客戶提供7*24小時全天候服務支持,全面提升小微企業綜合化服務效能和運營效率。
同時,該行按照“客戶旅程”和“客戶經理旅程”,有針對性地對作業流程進行線上遷移和改造,建立了可視化客戶服務進程跟蹤渠道,自主開發“普惠金融智能營銷入口”,小微企業主通過微信掃碼或者工銀微管家小程序便可進入融資測額頁面,實現“一點即達、一觸即貸”的便捷融資體驗;開發“在線簽約+在線抵押”“線上盡調小助手”等功能應用,企業主足不出戶即可辦妥從貸款申請、辦理抵押到發放貸款的整套流程。此外,該行還將專家經營與數字技術相結合,建立了多監測因子的“信號燈”風險管理評價策略模型,引入行內外工商、稅務、信用、交易、司法等數據指標,建立大數據合規審查模型和審批模型,有效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服務效率。
展現“大擔當”
初心不改爭當惠企利民典范
近年來,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堅持把“惠”作為普惠金融服務的核心著力點,主動靠前提供普惠金融服務。該行深入參與“百行進萬企”“深惠萬企 圳在行動”“走萬企 提信心 優服務”“深入社區穩企業、保就業”等穩企惠企活動,先后舉辦和開展了“深惠萬企 圳在行動”科創企業專場對接活動、專精特新大走訪、“金融為民 暖心工程”等線上線下專場活動200余場,同時,首批入駐各行政區“首貸服務窗口”和“金融驛站”,并在各區黨群服務中心、村委會、建筑工地等建立“興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組建了36支“普惠青年先鋒隊”,走進產業園區、重點商圈、行業協會,為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暖心金融服務,累計觸達和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超10萬戶,打通了普惠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
此外,該行積極踐行大行擔當,主動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申請延期還本付息、無還本續貸和貸款貼息,有力支持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紓困恢復和高質量發展,并持續降低融資成本,承擔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貸款評估費、保險費、公證費、抵押登記費等費用,免收銀行賬戶管理費等多項結算費用,累計讓利超20億元,累計惠及市場主體超4萬戶。
厚植“大情懷”
匯聚融通構建與小微企業伴生伴長的良好生態
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發揮集團綜合服務優勢,堅持“全行辦”與“走出去”相結合,將“融資、融智、融商”有機融合,為小微企業提供有力度、有深度、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融資方面,該行積極與政府共建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深化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業務合作,引入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創新開展“國擔快貸”業務,建立“見貸即保”的“總對總”批量擔保模式,合理分擔貸款風險,降低融資綜合成本,成為深圳市場批量擔保規模市場占比最高的商業銀行。
融智方面,持續深化與政府、企業、平臺合作,借助“深圳金服平臺”“深i企”政府線上平臺合作投放普惠金融服務申請入口,同時豐富小微企業對公賬戶及結算、代發工資等一攬子服務,實現從單一金融服務提供商向綜合服務提供商轉變,與小微客戶互促互利、共生共長;積極推進“工銀普惠行”“萬家小微成長計劃”“工行小微客戶節”等系列活動,推動普惠金融服務進園區、進企業、進市場;發布《致企業家朋友的一封信》,圍繞企業金融服務、內部管理、市場拓展等多元需求,向全市小微企業傳遞穩健經營、合規經營理念,為小微企業送資金、送政策、送商機、送管理。
融商方面,依托“環球撮合薈”“興農撮合”平臺,7×24小時向小微企業開放,免費提供產品推介、供需對接、融資支持一站式服務,促進資源要素整合,幫助企業開拓市場與合作渠道,先后在農業農村部和總行的指導下舉辦和參與“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專場線上對接會等線上線下撮合推介活動十余場,不斷豐富普惠金融服務的內涵。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站在新起點,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將持續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馳而不息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普惠金融綜合服務標桿銀行,履行好大型銀行職責,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和“雙區”建設貢獻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