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8月14日訊(記者 常軍平)在2024年上半年的A股市場,主要寬基指數普遍經歷調整,但市場內科技股依然展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如人工智能、無人駕駛、低空經濟等板塊輪番活躍,引爆市場激情。
展望下半年,市場普遍預期A股市場將延續結構性行情特征,半導體板塊憑借其周期復蘇的明確預期及國產替代加速的雙重驅動,成為眾多機構看好的投資主線。天風證券指出,下半年隨著半導體行業進入傳統旺季,預計AI手機、AI電腦以及國產服務器的研發突破將為市場帶來重要亮點,我國半導體公司成長性凸顯。
從宏觀角度看,在國家科技興國的大背景下,半導體產業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基礎,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作為政企合作的典范,深康佳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持續深耕半導體科技領域,特別是在MLED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取得了顯著成果。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深康佳憑借其技術優勢和廣闊的市場前景,有望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技術突破,MLED產業化的領航者
Micro LED是一種新型的自發光顯示技術,具有超高亮度、超高對比度、低功耗、自發光等優勢。該技術被視為未來顯示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吸引著國內外眾多LED企業的投資和布局,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據洛圖預測,未來5年全球Mini/Micro LED(統稱MLED)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將達50%以上,2028年全球Mini/Micro LED市場規模也將達到360億美元。
多年前,康佳集團便以敏銳的洞察力捕捉到了MLED新型顯示技術的巨大潛力,并果斷“搶灘”布局MLED芯片業務。經過數年的技術攻關與創新積累,深康佳在技術研發實力、量產儲備規模、產品性能與可靠性等方面均已形成較強競爭優勢。據悉,目前重慶康佳光電累計專利總量已突破1900項,授權專利突破800件,處于行業領先;在Micro LED這一細分領域,其巨量轉移專利排名在全球躋身第4,在中國位居第一,可見其技術積累之深厚。
在芯片方面,深康佳已成功開發出多款主流倒裝MLED芯片和AR垂直芯片,這些芯片不僅光電性能卓越,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還補齊了公司在全制程能力上的短板。特別是0408 Mini LED芯片的量產和批量供應,以及1530芯片作為第一代Micro LED產品的成功應用,標志著深康佳在MLED光電技術領域實現了從0到業內領先的快速跨越。
在產業化進程方面,隨著重慶康佳半導體光電產業園的投產,康佳已經建成了MLED直顯量產線、Mini LED背光量產線及MLED芯片量產線等多條生產線,實現了從研發到量產的全面突破。
技術領先和量產能力的提升,使得康佳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需求,搶占市場份額。在Mini/Micro LED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康佳的量產能力無疑將為其帶來顯著的市場競爭優勢。
汽車駕駛顯示與無人駕駛技術的VRAR應用展望
在汽車駕駛顯示和未來出行領域,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正逐步成為趨勢。通過VR技術,駕駛員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進行駕駛模擬訓練,提高駕駛技能和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AR技術則可以將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實時信息(如路況、導航等)以直觀的方式疊加在駕駛員的視野中,實現信息的無縫融合和高效傳遞,極大地增強了駕駛的安全性與便捷性。
隨著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不斷推進,駕駛艙內的信息顯示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VR、AR技術的升級換代顯得尤為重要,而Micro LED(MLED)技術的崛起,則為這一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MLED技術的高亮度和高分辨率特性,使得其在VR、AR顯示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采用MLED技術的VR、AR設備,能夠提供更加清晰、逼真的視覺效果,讓駕駛員仿佛置身于真實的駕駛環境中。同時,MLED技術的長壽命和穩定性,也保證了VR、AR設備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在無人駕駛技術這一前沿領域,MLED技術同樣展現出非凡的價值。高亮度和高對比度的特性,使得無人駕駛車輛能夠在復雜的光照條件下依然保持清晰的視覺感知能力。此外,MLED技術的快速響應和精準控制特性,也為無人駕駛車輛的決策系統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數據支持。
隨著汽車駕駛顯示及無人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MLED技術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而康佳作為當前業內為數不多的真正實現MLED產業化的高科技企業,憑借其技術優勢和產業鏈整合能力,有望在這一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目前深康佳也在積極探索汽車電子領域的產業化落地。今年7月,深康佳在井岡山啟動新一輪半導體新型顯示項目,其中特別規劃了包括大尺寸車載背光模組在內的三條生產線,旨在滿足市場對于高品質、高性能車載顯示產品的迫切需求,同時也是進一步深化和鞏固其在新型顯示領域的技術布局。
從股市投資的長遠視角來看,深康佳A的股價當前或許正處于價值洼地——一方面從估值角度,目前深康佳在1倍市凈率左右,屬于公司上市以來市凈率的底部區域;另一方面,隨著半導體上升周期的催化,以及公司在MLED、汽車電子等高附加值領域布局的深入,有望刺激公司業績的提升。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