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4年12月4日訊(記者 常軍平)12月3日,來自福建泉州、廣西防城港、廣東英德市和河源市的近10名益海學校校長齊聚深圳,他們將在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的安排下,在深圳蛇口開展為期2天的南區益海學校校長培訓。為實現益海嘉里金龍魚和基金會“讓鄉村孩子享有城市一樣的教育”的目標,基金會南區已經多次組織校長培訓,此次,深圳特區名校與遠在鄉村的益海小學再次碰撞,助力鄉村教育更上一層樓。據了解,這樣的互助模式,在全國各地都有開展。
開幕式上,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孫立家、理事長張建新等圍繞“益海嘉里如何扎實做公益,打造金龍魚慈善生態圈”做了主題分享。
深圳是益海嘉里金龍魚在中國發展的關鍵地區,也是其慈善事業的先鋒。益海嘉里金龍魚在南區負責管理集團和基金會捐建的6所益海學校。自2022年以來,金龍魚義工組織南區校長培訓,促進教育理念交流,提升區域教育水平。育才二小是深圳知名學校,與南海油脂合作幫扶江西和河源的兩所益海小學。育才二小校長翁波特分享了他們與南海油脂在教育公益上的合作經驗,助力鄉村教育發展。
英德市青塘鎮益海中心小學和福建泉州泉港區益海實驗小學兩所益海小學的校長均表示,益海嘉里金龍魚參與助學后,學校的成長與變化顯而易見。在益海嘉里金龍魚和基金會的捐助下,學校煥然一新,更為重要的是,良性的校企互動、精準的教育幫扶和合理的獎教獎學機制,為師生全面發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定期舉辦的區域校長培訓也給學校提供了珍貴的學習平臺。經過多年的努力,各地的益海學校也贏得了廣大家長的高度認可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建新為育才二小授牌。
攜手并進,多方努力共建公益慈善新生態
在益海嘉里金龍魚和基金會開展的眾多慈善項目中,益海助學中心于2012年發起,是一項貼合民生的助孤項目。益海嘉里金龍魚董事長郭孔豐提出了:在中國建設“合國情、接地氣、得民心、可持續”新型孤兒院的“初心”。多年來,益海助學中心也努力把對孤困兒童的“保護、養育、教育”融為一體,讓這些孤困兒童和正常家庭孩子一樣,享受到“有愛、有家、有未來”的溫暖。
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孫立家分享基金會理念。
基金會理事長張建新向記者介紹,益海慈善長久保持旺盛活力的秘訣——做真事,真做事,建機制,有組織有激勵。“精準持續成閉環、埋頭做事不張揚,管理層以身作則,帶頭參與、倡導慈善公益,在集團和工廠內部形成全員參與的公益文化和生態朋友圈。”張建新說道。
開幕式上,益海嘉里金龍魚和基金會還舉辦了授牌與共建答謝儀式,與育才二小進行共建并相互授牌基地,同時對一直以來持續幫扶益海小學的深圳市南山區慢性病防治院、防范兒童侵害中國培訓中心贈予錦旗。
精準持續,凝心聚力的益海慈善
助學僅是益海嘉里金龍魚慈善事業的一環。發展30余載,益海嘉里金龍魚始終熱心慈善事業,依托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圍繞助學工程、高校資助、撫孤助殘、鄉村振興、賑災濟困五大類項目發展慈善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幫助受助者們創造美好生活。
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總經理助理謝鵬飛介紹道,益海嘉里金龍魚的慈善是精準持續,凝心聚力的慈善。自2003年開始至今,益海嘉里金龍魚基金會先后創建“益海嘉里助學工程、金龍魚烹飪班、益海助學中心、金龍魚假肢助行”等品牌項目,讓1.7萬余名學生和1400余名教師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資源、700余名貧困的初中生通過習一技之長得安身立命之本、400余名孤困兒童實現了有愛有家有未來、2000余名貧困肢殘患者實現了行走的渴望,重拾生命的尊嚴和希望。
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總經理助理謝鵬飛介紹益海嘉里金龍魚慈善工作。
截至2024年10月,益海嘉里金龍魚在全國捐資建設了38所益海學校,3個益海助學中心(孤兒院),4個金龍魚烹飪班,42個假肢項目,在39所大學(科研院所)設立了金龍魚獎學金、獎教金、助學金和創新基金,在31個地市資助了3萬多例貧困白內障患者手術。
益海嘉里金龍魚和基金會踐行社會責任的舉措也得到了高度認可。2018年,益海嘉里金龍魚董事長、金龍魚慈善基金會創始人兼理事郭孔豐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2022年,益海嘉里金龍魚榮獲首屆“上海慈善獎——捐贈企業獎”,基金會設立的“金龍魚假肢助行”項目獲得“上海慈善獎——慈善項目獎”。2023年,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第四次獲得我國慈善公益領域的最高級別政府獎——“中華慈善獎”。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