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8日訊(記者 張玲 翁任瑩 張宇杰 魏梓晴)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靳東提出的建立國家遺囑庫的建議,嘉得信律師事務所主任閔齊雙的朋友給她發來信息說:“閔律師啊,你們做的工作真是太領先了。靳東提出建立國家遺囑庫,你早在9年前就建立了深圳遺囑庫啊!”
在深圳立囑庫成立9周年之際,閔齊雙作為立囑庫創始人,參加主題為“生前早定身后事 我們應該給未來留下什么”清明節特別節目“律所主任會客室”訪談時,分析了立囑庫如何體現先行先試的深圳精神。
(律所主任會客室全程:生前早定身后事 我們應該給未來留下什么)
一是服務模式創新:從分散到系統化,深圳立囑庫2016年成立是國內首批由地方推動的遺囑專業化社會服務機構之一。其核心特點一是公益性與普惠性,這與靳東提案中強調的“公益性平臺”理念一致。深圳立囑庫為市民提供全流程標準化的遺囑咨詢、登記、保管服務,尤其關注老年人等弱勢群體,降低了遺囑訂立門檻。
二是技術賦能:數字化與安全保障,深圳遺囑庫在技術應用上體現了“先行先試”的探索。
三是在社會觀念引導上破除傳統禁忌,深圳立囑庫通過社區化宣傳推動遺囑觀念的普及,體現了“先行先試”在社會文化層面的突破,聯合街道、社區、養老機構開展遺囑普法活動,通過真實案例破除傳統觀念與偏見,同時我們利用媒體平臺傳播遺囑知識,提升公眾法律意識。
四是社會治理價值:減少糾紛與司法減壓,深圳立囑庫的實踐驗證了遺囑服務對社會治理的積極作用,為國家遺囑庫未來的構建提供實證參考。通過提前規劃遺產分配,減少繼承糾紛案件,促進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同時繼承糾紛援助中心的設立讓更多潛在的糾紛熄滅在火苗階段,通過調解最終實現爭議的解決。
五是情感和精神價值體現:深圳立囑庫注重遺囑的情感表達功能,建設心愿傳承庫,通過心愿留言、留聲、留影的方式傳遞家風與親情的延續,這種“法律+情感”的雙重服務模式,實現“遺囑=愛與責任”的理念。
閔齊雙認為,深圳立囑庫通過9年的探索,驗證了遺囑服務在減少社會矛盾、促進家庭和諧中的核心價值,其創新模式為國家遺囑庫的建立提供了啟示,進一步推動遺囑服務的全國性覆蓋與升級,最終實現“讓法律的溫暖惠及每個家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