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除大拆大建 較場尾舊村重塑空間體系活力再現
項目從2013年9月啟動,基于較場尾現狀,設計“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設計區別于以往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而是在規劃初期,進行無數次的現場踏勘和民意調查,對基地獲得全面的第一手資料,深入研究并做出評估,在規劃方案中對問題做出逐一的回應。
大鵬新區根據“保護優先”、“邊更新邊保護”的思路,遵從“自然生長、政府引導、民間組織、市場運作”模式輔以對片區進行水、電、交通、環境、景觀等進行綜合整治。
舊村重新梳理出“一河一灣一沙灘,兩路十巷八節點”的規劃結構,重塑內外空間體系,綠色界面、水體界面、空間通廊、節點空間相結合。
梳理車行人行交通:對外,與規劃區域交通銜接,增設停車場,對內,規劃交通系統形成環狀消防通道,引入電瓶車交通,梳理出步行系統網絡及自行車環路,使車行人行各成體系,互不干擾,互相彌補;
增加市政基礎設施:規劃進行市政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更新,并引入安保系統、醫療急救、游客服務、濱海設施的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結合現狀及可利用土地,進一步完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
引導功能業態提升:結合現有的業態分布情況及其空間特征,對業態進行空間分區規劃;制定建設風貌指引:通過空間風貌指引合理有效地控制公共空間及單元內建筑的改造和更新,建立起有據可依的更新改造管理工具。”
較場尾景觀提升的設計觀和方法論是“景觀村落主義”,來源于景觀都市主義,也就是轉換都市與村落的概念,將村落整理成完整的生態系統,強調自然生態基礎設施和人文生態基礎設施的營造。其核心是強調景觀是自然生長過程和人文演變過程的載體,它以載體的姿態出現,承載村落未來的自由生長。
在沙灘的設計改造上,拆除違建建筑,增加服務設施,疏通路徑,注入活力,增加綠化。河岸景觀利用臺階高差變化,以錯落有致的邊界,增強河岸景觀的停留性,展示濱河商業景觀的生態型。
探索復合式城市更新 民宿小鎮突出生態發展理念
從較場尾的整治來看,其整治不是“大拆大建”,也不是簡單的“穿衣戴帽”,而是力圖在原自發形成的民宿特色旅游產業的基礎上,突出生態發展理念,強調“在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
較場尾經過整治,不僅有壯美的沙灘景色,更有五顏六色風情各異的民宿,整潔的巷道與院落??梢哉f,較場尾的更新計劃是大鵬新區復合式城市更新的一次重要探索。較場尾村現已更名為較場尾濱海民宿小鎮,正向游客綻放著新的一面。
閑游在較場尾各類民宿和街道小巷中,仿佛走在鼓浪嶼的街道,在每個不經意的角落都能發現不一樣的風景。綜合整治后的較場尾裝修別致、風格迥異的客棧隨處可見。有歐陸風情、亦有民族氣息,五顏六色的房屋,可愛有趣的裝飾,讓人仿佛置身廈門鼓浪嶼,流連忘返。
如今,較場尾舊村綜合整治一期工程已完成,設置排污設施、鋪裝路面、綠化廣場都已完成;音樂派對、環保涂鴉展、沙灘音樂節等一系列節慶活動已輪番上演。
去較場尾來一場美麗的邂逅,最美的時光總是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