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幾名農民展示領到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2015年7月8日攝)。 這是喚醒東方大國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震響在古老的東方,將沉睡的中國喚醒。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第一炮”,多哈敲響的中國“入世錘”……一個個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標識著輝煌40年。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繞貴州遵義市仁懷市茅臺鎮而過的赤水河(7月23日攝)。赤水河是長江上游支流,發源于云南,流經貴州,在四川境內匯入長江,是國內唯一一條未被開發的長江支流,生態價值彌足珍貴。 這是喚醒東方大國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震響在古老的東方,將沉睡的中國喚醒。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第一炮”,多哈敲響的中國“入世錘”……一個個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標識著輝煌40年。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這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中關村創業大街(9月30日攝)。 這是喚醒東方大國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震響在古老的東方,將沉睡的中國喚醒。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第一炮”,多哈敲響的中國“入世錘”……一個個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標識著輝煌40年。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夜色中的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高樓(9月29日攝)。 這是喚醒東方大國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震響在古老的東方,將沉睡的中國喚醒。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第一炮”,多哈敲響的中國“入世錘”……一個個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標識著輝煌40年。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深圳市南山區后海總部基地片區以及深圳灣片區(6月20日攝)。 這是喚醒東方大國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震響在古老的東方,將沉睡的中國喚醒。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第一炮”,多哈敲響的中國“入世錘”……一個個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標識著輝煌40年。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顧客在海南三亞海棠灣免稅店內游覽、購物(2月18日攝)。 這是喚醒東方大國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震響在古老的東方,將沉睡的中國喚醒。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第一炮”,多哈敲響的中國“入世錘”……一個個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標識著輝煌40年。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在位于貴陽的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調試設備(8月1日攝)。航天電器與德國西門子合作,打造“柔性智能制造車間”,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數據采集、數據分析、流程再造,設備利用率從40%左右提升到70%以上。 這是喚醒東方大國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震響在古老的東方,將沉睡的中國喚醒。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第一炮”,多哈敲響的中國“入世錘”……一個個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標識著輝煌40年。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新華社記者 李芒茫 攝
首屆進博會上“噸位”最大的展品——德國機床設備“金牛座”龍門銑在會上簽約成交。這是中德雙方代表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媒體提問(11月9日攝)。 這是喚醒東方大國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震響在古老的東方,將沉睡的中國喚醒。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第一炮”,多哈敲響的中國“入世錘”……一個個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標識著輝煌40年。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地標——深圳(3月26日無人機拍攝)。 這是喚醒東方大國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震響在古老的東方,將沉睡的中國喚醒。小崗村的18個紅手印,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第一炮”,多哈敲響的中國“入世錘”……一個個改革開放的歷史印記標識著輝煌40年。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