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q9kvj"></sup>

    • 當前位置:深圳新聞網首頁 > 圖片視覺 > 時事社會 > 

      太行山上的脫貧“金谷堆”

      2019-10-16 06:20來源:新華網

      在奪火鄉高谷堆村,村民在打包加工好的小米(10月14日攝)。

      “高谷堆的谷堆年年虧”曾是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奪火鄉高谷堆村村民掛在嘴邊的俗語。這個太行山深處的小村莊因自然環境適宜谷物生長而得名。由于交通不便、銷路不暢、生產經營模式落后等原因,盡管糧食獲得豐收,村民卻難以賺取收入,全村一度有近一半村民都是貧困戶。

      精準扶貧的開展迅速改變了山村面貌。2016年初,國網山西晉城供電公司向村里派駐扶貧工作隊和第一書記。在扶貧干部的帶動下,高谷堆村開始大力發展特色養殖、中藥材加工、谷物精加工、鄉村旅游等產業。致富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的貧困戶主動參加村里組織的農業技能培訓,不斷拓寬增收渠道,錢袋子也漸漸鼓了起來。2018年年底,高谷堆村的貧困戶全部脫貧。

      今年秋天,高谷堆村又迎來豐收,村民排練起當地傳統民俗節目“推小車”,準備在縣里舉辦的文藝匯演上好好展示一下脫貧后的精氣神兒。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在奪火鄉高谷堆村,村民展示收獲的小米(10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在奪火鄉高谷堆村,村民在晾曬山楂片(10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在奪火鄉高谷堆村,第一書記侯俊國(左)在幫助村民收玉米(10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在奪火鄉高谷堆村,村民在晾曬玉米(10月1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村民許俊鵬和妻子在照料小鴕鳥(10月14日攝)。2017年初,高谷堆村貧困戶許俊鵬一家在扶貧干部的幫助下開始嘗試養殖鴕鳥創收。目前,許俊鵬一家已建成擁有20余只鴕鳥的養殖基地,平均年收入近4萬元。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在奪火鄉高谷堆村,村民在排練傳統民俗節目“推小車”(10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這是高谷堆村(10月13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曹陽 攝

      [責任編輯:劉曉宇]

      新聞評論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_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季_久久在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少妇爆乳无码aⅴ区
      <sup id="q9kvj"></sup>
      
      

        • 亚洲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中文字幕αv天堂 |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91 | 曰本AⅤ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