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訊 4月29日,2019年深圳體育產業工作會議在市民中心召開。2019年深圳市計劃舉辦包括國際高端體育賽事、高水平職業俱樂部賽事、本土自主品牌賽事等在內的主要體育賽事活動共計542場,體育賽事格局進一步國際化、高端化,成為全國唯一海陸空皆有大型體育賽事的城市。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巡視員韓星元、體育產業發展處處長王志強及體產處全體人員,以及全市11個區(含新區、深汕特別合作區)體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員及體產科負責人員、市足協、市體彩中心、市體產協會負責人員等參加了本次工作會議。
韓星元強調,深圳體育產業的工作要抓好“五個質量”:包括扶持政策質量、體育賽事質量、產業經濟質量、宣傳工作質量、內部管理質量。他指出,未來深圳將適應新形勢、新政策,修改完善體育產業專項資金扶持政策和體育產業園區、體育產業基地的相關政策。深圳市、區將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引進高水平、高級別賽事、新銳賽事、潛力賽事,并對賽事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綜合評價。體育產業的發展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升級,全力加快培育深圳本土的體育龍頭企業,培育體育消費市場,大力發展體育健身休閑、體育教育培訓行業。同時,重視發揮體育彩票公益金對體育產業的促進作用。
王志強對2018年深圳市體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總結——2018年,深圳體育產業實現總產出850億元,實現增加值32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為1.32%;體育賽事格局進一步國際化、高端化,成為全國唯一海陸空皆有大型體育賽事的城市;截至2018年底,進駐深圳的職業體育俱樂部13家,包括足、籃、排三大球,以及冰球、乒乓球、羽毛球和棋類項目;大力推動實施體育產業專項資金扶持計劃,全年共撥付專項資金19747.86萬元;先行先試,成功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體育產業發展論壇,并實施了多種體育產業創新宣傳措施。
王志強對2019年深圳市體育產業工作進行了部署——深圳將加快“活力深圳、運動之城”建設,堅持“政府引導、企業承辦、市場化運作、社會參與”的辦賽模式,加速壯大職業體育俱樂部,打造職業體育賽事高地;扶持培育、擴大本土體育賽事品牌影響力,積極打造具有深圳文化特點、凸顯海洋優勢、融合新技術的本土原創體育賽事品牌;加強區域內的合作交流,努力打造大灣區內國際性、區域性品牌賽事,促進大灣區城市間的職業體育俱樂部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大灣區職業體育賽事IP。
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及龍崗區代表在會上進行了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