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訊 倫交所與上交所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不同,據國泰君安近日發布研報顯示,研究富時1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可以大致考察雙方市場的風格特征。富時100指數是在倫交所上市的最大的100家公司的股票指數,以英國企業為主,也包括德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的上市公司;上證50指數則代表了上交所主板最具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兩者囊括了“滬倫通”試點中最有代表性和競爭力的上市企業。
從富時100和上證50各行業的企業數量占比和市值占比來看,滬倫兩地的優質投資標的所處行業有一定的重合度,在能源等周期性行業分布比重相類似;同時兩者也有一定的差異性,主要體現在上證50乃至整個上交所主板公司聚集在金融行業,而富時100及倫交所主板標的在消費行業表現出較高的集中度。
具體來看,富時100指數行業分布相對均衡,其中消費行業企業數量最多,日常消費和可選消費企業數量占比約32%,市值占比也達到24%左右,位列各行業之首。能源行業公司數量僅占3%,市值占比卻高達23.92%,因為荷蘭皇家殼牌(A、B類股)貢獻了超過2300億英鎊的市值;醫療保健行業的市值比重也高于約5%的公司數量比重,達到9.2%;其余各行業市值較數量占比相近或更低。
上證50指數更倚重金融業,其中44%的企業屬于金融行業,市值占比達57.48%,而金融業在整個上交所主板公司市值占比也超過了37%,極大地超過了其他行業所占比例。(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