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積極支持優質境外上市中資企業到A股上市,回歸A股市場。受訪的專家表示,現在不是境外企業回歸的合適時機,這一政策可以認為是在為將來鋪路,即向擬回歸A股的企業提供更多渠道。
積極支持中資企業回A股
在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稱,自去年11月以來,已有7家中概股公司通過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回歸渠道進一步暢通。“對于此類重組,證監會采取同境內企業并購一樣的標準,一視同仁,不設任何額外門檻?!?/p>
就在發布會召開的當日晚間,港股云南水務成為了第一家響應的上市公司,公司公告稱,建議啟動中國境內A股IPO計劃,并將適時召開董事會和(或)股東大會批準A股發行的詳情。最近一只回歸的中概股是邁銳醫療,該股于本月16日在深交所掛牌,成為創業板史上最大IPO,截至本周一收市,邁銳醫療較48.8元的招股價上漲了100.78%,股價報97.98元,即將躋身百元股。
此外,在港上市的城商行鄭州銀行已于9月19日登陸深市。2012年在美退市的宇信科技已經成功回歸,將在本周三開啟申購;港股中國人保于本周一早間公告稱,擬在A股發行18億股,發行進程將擇機推進;已經私有化的晶澳太陽能擬借殼天業通聯;而繼母公司中國明陽在美私有化之后,明陽智能已經在證監會完成了預披露,試圖闖關A股IPO。
為擬回歸企業提供多元化渠道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在受訪時指出,近期的市場環境不太適合巨無霸企業的回歸,而監管層提出鼓勵境外優質中資企業回歸并非是純粹為了追求企業規模、數量,或者是能立竿見影看到效果?!拔艺J為這是監管層對未來長效機制發揮的預期,包括管理層最近發布的并購重組政策,采取分道制審核提升效率等,都是向優質企業提供多元化的回歸A股的渠道,以便引導優質企業回歸、提升實體經濟發展?!?/p>
有不便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結合監管層在新聞發布會上及近期的表態看,大家應該將鼓勵優質中資企業回A算作政策“組合拳”的一部分。他表示,發言人提到近來回歸渠道進一步暢通,監管層也提到類似的中資企業并購重組事項將不另設門檻,可見監管層的意圖之一是為了向企業提供更順暢的回歸渠道。(記者 詹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