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指數公司MSCI最新表態,明年擬將A股在其全球基準指數中的權重由5%提高至20%,最晚將于明年2月28日公布最終決定。據MSCI亞太研究部預計,一旦提升比例,可能會吸引逾800億美元(5500億人民幣)的新增資金進入A股。數據顯示,自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以來,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A股逾6000億元。也就是說,5500億新增資金幾乎等同于過去四年凈流入資金的總和。
MSCI擬將A股權重增至20%
MSCI亞太研究部指出,公司原本預計將吸引660億美元的資金,但目前資金流入量遠高于預期,其中有15%~20%來自追蹤該指數的被動資金,預計提升比重后有望吸引超過800億美元的資金進入A股。
記者注意到,早在9月25日,MSCI就曾發表聲明稱,將就進一步增加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進行討論,建議將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明年提升至20%,同時增加A股中盤股,納入因子為20%。
MSCI當時表示,將采取以下三個步驟:第一,將MSCIA股大盤指數的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自由流通調整后市值的20%,分兩個階段實施,時間點分別為明年5月明晟半年度指數評估審議和8月的季度指數評估審議;第二,將創業板指個股添加入符合條件的交易所分部清單,從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估審議開始實施;第三,增加A股中盤股,納入因子為20%,在2020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估審議時一步實施。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A股權重將被調高表明外資看好其投資價值,有助于提升市場活力。
今年8月,MSCI稱,將實施A股部分納入MSCI中國指數的第二步,納入因子從2.5%提升至5%,提升后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為0.75%,在8月31日收盤后正式生效。至此,236只A股合計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0.75%的權重。
外資影響力將提升
隨著上周A股迎來反彈,北上資金也大舉加倉。數據顯示,上周北上資金凈流入346.34億元,創出單周歷史新高。其中,上周五北上資金凈流入173.85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10.13億元,深股通凈買入63.72億元,也創出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歷史新高。
從近期北上資金加倉的個股行業看,北上資金流入量前五的板塊分別為食品飲料、銀行、保險、紡織服裝、生物醫藥。
盡管周三A股沖高回落,但當日北上資金依然凈流入20.29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凈流入16.17億元,深股通資金凈流入4.12億元。
對此,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指出,“隨著富時羅素國際指數納入A股,MSIC也大大加快提升A股權重的進程,外資未來將大量進入A股,為其增加長期資金來源,同時也增加了優質藍籌股的需求,對A股價值投資的培育有非常大的影響。”
楊德龍表示,“未來隨著外資在A股占比不斷提升,其對市場的影響力也將不斷加大。以往A股是一個散戶的市場,投資者喜歡炒消息、炒題材,未來投資者必須及時轉變投資理念,主動適應市場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MSCI9月公告,明年5月創業板個股將被添加到符合條件的交易所分部清單。根據銀河國際估計,權重最高的五只創業板將是溫氏股份、東方財富、樂普醫療、愛爾眼科和匯川技術。
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認為,如果明年創業板能夠納入MSCI,那么在此預期之下,外資可能提前布局成長股,這類成長股主要特點可能包括:一是行業方面醫藥最受青睞;二是市值在200億左右;三是盈利增速和盈利能力相對較高、且要求更加穩定;四是規避商譽等外延并購的后遺癥;五是在滿足前四點的基礎之上,對估值的容忍度會相對高一些。(記者 陳燕青 實習記者 崔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