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政策面的密集轟炸,以及消息面的翻云覆雨,上周的信息層面相對淡靜,市場忽然就陷入了一個微妙的氣氛中。
段子手們的最新作品形容說:市場面臨著無人膽敢看空和大盤就是不漲的矛盾。
由盤到跌,滬深A股的走勢預示了機構投資者怎樣的心態?
股指回調無人喊空
滬深兩市上周結束此前兩周的反彈態勢,重回調整,主要股指均下跌。上證綜指一周下跌2.9%,創業板指跌1.89%,市場各類風格指數呈普跌之勢,成長風格類市場平均跌幅稍淺,代表指數中小板指、中證500、中證1000分別周跌4.28%、1.56%、0.06%。
盡管上周市場處于一個消息面相對淡靜的階段,但是科創板、注冊制、“125政策”等相關沖擊還是一輪接一輪,無一不對市場產生明顯影響。到了周五,這些沖擊的心理累積終于化為最后的實質性下跌,導致銀行以及有色金屬等大市值板塊輪番下跌,拖累股指逐級走低。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市場躍躍欲試的二次探底趨勢,分析師們依然有著“無人膽敢看跌”的壓力。
中原證券的分析師張剛認為,考慮到監管層呵護資本市場的決心非常堅定,股指回調整理的空間應該較為有限,部分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的績優股可能再次出現逢低吸納的良機。預計監管層未來可能繼續出臺更多的實質性利好政策,滬指在完成二次回調之后,有望再度展開新的中級反彈走勢。
銀河證券的最新策略也提出,短期來看,四季度到明年將是我國穩增長、促改革措施出臺的密集期,改革紅利有望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有望被進一步激發,A股市場筑底回升的基本格局不會發生重大改變,應該保持一個謹慎樂觀的態度。
堅定政策底信心
說實話,市場走勢并不樂觀,盤面熱點也不明確,那么,機構積極看多的信心從何而來?
本輪反彈的多頭旗手、前海開源基金聯席董事長王宏遠認為:認真吸取2015年股市異常漲跌的教訓,未來能夠長期持續的牛市一定必須是基于注冊制和國際化上市退市標準的長牛慢牛。“目前,各方面政策儲備正在向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基于注冊制和國際標準的股市頂層設計方向努力,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對長牛慢牛行情的信心!”
長城基金的宏觀策略研究總監向威達也認為,此前已反復強調A股已經接近或處在歷史的大底部,A股當前的估值水平所隱含的收益率和風險補償已接近歷史高位,反復建議投資者在目前的點位不要恐慌殺跌。“現在我們建議投資者不要再懷疑政策底了。”但是,他也提出,由于四季度及明年上半年經濟減速的壓力可能還是比較大,A股目前的反彈能否演變成反轉有待觀察。
選擇未來“長跑選手”
有道是乍暖還寒最難將息,那么,在市場乍暖還寒時刻,投資者又該如何布局?
近日的反彈市場中,一批超跌股表現積極,投資者是否需要參與這樣的熱點炒作?
對此,長城基金的向威達表示,整體上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可能以震蕩反彈為主,建議投資者繼續從戰略上逢低重點挖掘TMT中的優質成長股特別是與自主可控相關的半導體集成電路、5G大數據云計算網絡安全和軍工股,繼續重點關注與穩增長相關的鋼鐵金融地產建筑工程機械等大盤藍籌股和大消費板塊。
從記者的采訪情況看,機構投資者并不傾向于參與市場短期的超跌反彈炒作,反而更熱衷于選股布局,基于個股的基本面信息,選擇未來的“長跑選手”。
華商基金研究員陳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計算機板塊未來或有結構性機會。目前計算機板塊的行業收入和利潤增速從2017年開始見底回升,收入增速在今年上半年回升到20%以上,目前看收入和利潤增速還維持在相對景氣的水平。而從估值的角度看,行業當前的TMT估值在40倍左右,屬于歷史中值附近。相關產業政策和監管政策在今年一季度轉向寬松和目前云計算、大數據和AI的發展預期對于行業估值都形成了一定的支撐。
他認為,有三類企業在未來有望獲得超額收益,第一類是中短期業績高增長確定性較高的企業,例如醫療信息化;第二類是符合今后產業科技發展趨勢、具有相對領先優勢的企業,例如云計算;最后一類是有較強產業政策支持預期的企業,例如自主可控和工業互聯網等。(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