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訊 在整體低迷的市場環境中,私募產品發行不佳,但大型品牌私募、外資私募、新銳“公奔私”私募仍然收獲了不錯的募集成績。
百億規模在弱市中顯示出更大的號召力,高毅資產、景林資產、凱豐投資、星石投資、映雪資本、保銀投資等百億私募年內依然有較多新基金面市。高毅資產成立了100多只產品,鄧曉峰、馮柳、孫慶瑞、王世宏等明星基金經理都推出了新品。
景林資產今年新發產品也超過60只,多為價值、全球投資系列子基金。凱豐投資今年新發基金也有30只,主要是宏觀對沖策略。星石投資、映雪資本今年也發行了近30只產品,保銀投資、拾貝投資發行的新產品都在20只以上。
業內人士分析,弱市中百億私募積極推出新產品可能有幾個原因:一是部分百億私募去年業績表現非常好,受到客戶追捧;二是百億私募積累了較好的中長期業績,已經形成口碑;三是百億私募客戶服務做得較好,風控系統也較為完備,在下跌中總體表現穩健,受到客戶信賴;四是近期不少知名私募喊出市場見底,可能有逆勢布局的主動意愿。值得注意的是,保銀投資采取股票多空策略,布局A股、港股、美股等市場,今年比較抗跌,回撤控制較好,受到資金青睞。
此外,量化對沖、CTA策略私募今年也有明顯進步。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量化私募中發行產品較多的包括致誠卓遠投資、明汯投資,兩家公司分別成立了53只和48只新產品;銳天投資、雙隆投資、涵德投資等私募發行的產品數量也都超過25只。量化私募在經歷了去年的“一九分化”行情后,今年表現明顯好轉,在下跌中通過對沖保護,業績相對較好;而期貨市場的行情也給CTA策略帶來不錯的機會。 (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