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同股不同權的先行者,小米集團、美團點評相繼破發,截至27日收盤,小米集團下跌1.82%,美團點評上漲3.5%。專家表示,同股不同權制度為適應新經濟企業上市而特別設立,不代表其后期一定有很好的市場表現。
今年4月30日起,港交所開始接受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作為新經濟企業的代表,小米首當其沖,結果上市首日就跌破發行價16.6港元,之后迎來了短暫的上漲行情,風格幾日后便一路下跌,期間最低收盤價為11.66港元。目前總市值已不足3000億港元,截至周四已下跌23.1%。
美團點評作為第二家同股不同權的新經濟企業緊隨其后,9月登陸港股,發行價定在每股69港元。結果上市第三天就跌破發行價,此后一直沒有超越過,盤中一度跌至49.45港元,但隨后開始有所反彈。截至周四已下跌36.96%,總市值2515億港元。
不僅是小米、美團破發,港股中新經濟股也大面積破發,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原因還是投資者對新經濟企業的預期過高。
據統計,恒生指數年內累計下跌14.84%,今年上市的6只新經濟個股都已破發,不少公司股價遭到腰斬,其中,51信用卡,映客、有才天下獵聘、平安好醫生年內分別下跌55%、55%、11%、50%。此外,去年上市的閱文集團相比剛上市時,股價已下跌66%;易鑫集團亦損失慘重,相比剛上市時股價已跌去近八成。
對此,深圳前海開源基金執行總經理楊德龍認為,小米集團、美團點評市場表現不佳與同股不同權的關系不大,主要原因還是港股近期大幅下跌,整個市場估值下降。同時,小米和美團作為新經濟企業的代表,上市的時候受到各路投資者的追捧,發行價相對較高。同股不同權主要是針對創新和科技類的上市公司,此項制度為適應這些新經濟企業的股權而生,只是表示上市條件放寬松了,不代表后期一定有很好的市場表現。
其實,在美國上市的百度、阿里、京東等均為“AB股結構”。同股不同權是指資本結構中包含兩類或多類不同投票權的普通股架構,為“AB股結構”,B類股一般由始創股東及其團隊持有;A類股一般為外圍股東持有,需要犧牲一定的表決權。這樣有利于成長性企業直接利用股權融資,避免股權過度稀釋。
最新消息顯示,為進一步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推動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協同發展,滬深港交易所已就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港股通股票具體方案達成共識,預計規則將于2019年年中生效實施。這意味著,小米、美團明年有望成為港股通標的,獲得南下資金購買。(邱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