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6月MSCI納入中國226只A股、富時羅素決定將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后,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指數提供商——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去年12月31日對外揭曉了A股入圍的初篩名單,本次共有1241只A股股票被納入標普道瓊斯指數。其中,金融股有19只;而權重最高的50只股票包括貴州茅臺、中國平安、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石油、長江電力、浦發銀行、中國銀行、上汽集團等。
A股國際化程度逐漸加快
美國當地時間去年12月5日,標普道瓊斯公布了2018年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結果,宣布將可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機制進行交易的合格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體系,分類級別為新興市場。此次公布初篩名單后,標普道瓊斯將于2019年9月6日再次公布具體標的的調整名單,納入結果將于2019年9月23日市場開盤前生效,納入因子為具體A股標的可投資市值的25%。
對此,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表示,2018年6月份,MSCI指數第一個納入A股;2018年9月,富時羅素隨后宣布,將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體系;2018年底,標普道瓊斯指數第三個納入A股,未來還有更多的國際指數公司將A股納入。MSCI從很短的時間將納入因子5%提升到20%,富時羅素納入A股的權重將會超過MSCI指數,標普道瓊斯指數將1000多家A股公司納入,這就比MSCI初期納入的范圍更大一些,資金的配置份額估計也會更大,為更大規模的資金進場奠定了基礎。標普道瓊斯指數是國際上著名的指數公司,被動跟蹤的資金份額也非常龐大,其納入效果會更加顯著。
“A股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市場,如果全球指數公司不將A股納入,很難成為國際上代表性高的指數,納入A股可以提升其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使其指數更加完整地覆蓋到新興市場。而A股納入眾多的國際指數,標志著A股的國際化程度逐漸加快,外資配置的權重在2019年將大幅提升,A股市場將從一個封閉型的市場走向一個開放型的市場,投資者結構和市場運行規律都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李大霄認為,A股市場將從散戶結構變成“機構+散戶”,從波動較大的短線資金為主的市場,轉變以長線資金為主波動性小的市場,從散戶市場變成逐漸向機構市場轉化,投資者的結構改變并使得投資周期變長,價值投資、理性投資將逐漸主導A股市場,優質好股票會受到青睞,差股票將會被邊緣化。能夠入選國際指數的股票,它的市場地位就會提升,資金的關注度將會提高,其流動性增強形成指數的溢價,股價將得到相應的提升,也就是說好股票如優質藍籌股的春天快到來了,A股市場的春天或已不遠了。
更多海外資金將流入A股
前海開源基金執行總經理楊德龍表示,1241只A股納入標普道瓊斯指數,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海外資金將流入A股。他說,2018年A股市場大幅下挫,但外資卻逆勢流入A股,凈流入資金高達2942億元,預計2019年外資有望流入A股4000億元。外資逆勢流入A股:一方面,A股經過了三年多的調整后,已經具備了較大的投資吸引力,A股主要股指的估值已經跌到了歷史大底的位置,并且遠遠低于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滬、深港通開通之后,外資流入流出A股的渠道已經完全打通,吸引了外資的持續流入。預計未來5到10年,外資在A股的持有資金量將會增長5到10倍。外資大量流入A股,不僅改變了A股的生態,使得藍籌股的估值有所提升,也會給A股帶來價值投資理念,讓更多的投資者選擇一些績優股進行配置。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趙亞赟表示,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揭曉A股入圍初篩名單,這將開啟A股更加國際化的一年。對A股市場來說,好處是被列入指數的公司會被外資金融機構列入資產配置名單,一旦A股市場走穩,就會有大量資金入市買入這些股票。機構投資者將會越來越壯大,價值投資理念會逐漸成為市場主流。
中郵證券尚震宇表示,1241只A股被納入標普道瓊斯指數,將促進A股國際化的步伐,預示著A股市場投資價值逐步凸顯,被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機構所接受,A股的筑底階段為海外資金配置提供了有利的配置機會。他說,其對A股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A股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在不斷增加,成為海外投資者配置的重要場所。其次,未來海外資金入場配置A股優質資產是確定性的市場行為,潛在增量資金的預期有利于活躍市場交易。(鐘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