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3月15日訊 (記者 陳燕青)今年以來,創業板可謂是風光無限,創業板指數年內最大漲幅超過四成,領漲市場。然而,在創業板連續上漲后,多只創業板ETF卻呈現越漲越賣的特點,其中易方達創業板ETF和華安創業板ETF份額合計縮減逾100億份,表明這類投資者采取了逢高減磅的操作。
近期贖回量比較大的除了上述兩個創業板ETF外,還有廣發創業板ETF、建信創業板ETF、嘉實創業板ETF、工銀瑞信創業板ETF,年內均有超百萬份的資金流出。
ETF全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又被熟稱為“被動指數基金”。也就是說,ETF指數基金自身融合了指數、股票和基金的部分特征,可以通過證券賬戶像股票買賣,也可以通過場內申購贖回來交易,具有更高的便利性。
對此,一家東部基金公司人士表示,“ETF的漲跌與相關指數的波動吻合度基本在九成左右,對于投資者來說如果看好某個指數,如創業板、中小板,就可以通過買入相應的ETF來分享其上漲的收益。”
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由于ETF流動性好,又能回避個股黑天鵝的風險,因此對于一些穩健的機構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WIND數據顯示,截至13日,華安創業板50ETF份額為143億份,較年初的210億份縮減了67億份,縮減比例約32%;易方達創業板ETF份額為117.3億份,較年初的155億份縮減了37.7億份,縮減比例約24%。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創業板指數大跌近三成,眾多資金借助ETF抄底創業板,如易方達創業板ETF和華安創業板ETF去年份額就分別暴增了72倍和4倍。
由此不難看出,創業板在二級市場備受投資者追捧的同時,去年通過ETF抄底創業板的資金卻悄然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規模最大的易方達創業板ETF12日單日成交額高達38.39億元,創下三年多新高,13日單日成交額超過35億,連續兩個交易日成為目前市場上成交最活躍的股票型ETF。
如何看待創業板ETF份額的減少?是否會影響創業板的走勢?如果從以往情況來看,關聯性并不大,如去年創業板ETF份額持續增加,但卻沒能阻止創業板指數的持續下跌。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創業板持續大漲,去年通過ETF抄底的資金也在獲利了結,這對創業板指數短期形成一定的壓力。從中長期看,創業板個股將明顯分化,其中真正具備成長性的個股仍有望走強。”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認為,“一些贖回的投資者可能是去年抄底創業板被套牢的資金,一般來說,投資者在基金解套之后都會產生一波贖回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