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票據融資大幅增長,尤其是今年1月份票據融資增加5160億元,票據融資套利、空轉的話題再度被市場關注。業內人士認為,利差加大是票據融資套利的驅動因素,不過目前的套利還不是很洶涌,不至于很快引來監管。盡管如此,此前央行連續發文或者表態,強調對票據融資套利零容忍。
2月份票據業務大幅縮水
央行最新發布的今年2月份金融數據顯示,信貸增量與社會融資數據均不及預期。其中2月票據業務大幅縮水,構成信貸和社融拖累項。整體來看,今年前兩個月票據融資快速增加6955億元,其中1月份票據融資大幅增加5160億元,2月份票據融資僅增加1695億元。
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解運亮指出,2月信貸和社融大幅回落,有季節性因素在,2月通常為信貸小月。但即便考慮季節性因素,信貸和社融也不及市場預期,主要拖累項為票據業務,表內票據融資環比減少3465億元,表外未貼現票據同比少增860億元。原因可能在于,1月超高的票據業務引發了市場對是否存在套利的熱議,監管部門和商業銀行對票據業務的態度趨于謹慎。
有關票據融資套利,一方面是近年來銀行理財以及結構性存款收益率出現上升趨勢,另一方面票據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因此“票據套利”有其必然性,即讓企業買高收益結構性存款等產品,然后質押開票,持票企業貼現。對于銀行與企業而言均是一樁美事,而且與其他融資渠道相比,票據融資手續較為簡便。“利差大了,大家都想著在這里套利,但現在的套利還不是很洶涌,也就是說,不至于很快就引來監管。”方正證券固收分析師楊為敩向記者指出。
此前,央行行長易綱和副行長潘功勝針對今年1月份、2月份社融中票據融資等較高的現象進行回應時表示,經過人民銀行的細致調研,票據融資和結構性存款之間沒有大的空轉和套利,但個別現象仍存在。
理財收益率或有反彈可能
在業內人士看來,沒有真實的貿易背景,到銀行開銀行承兌匯票就是違法行為。盡管目前票據融資套利僅是個別現象,但是監管層態度堅決。央行強調,今年票據業務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強,鼓勵具有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業務發展,同時也不會容忍票據融資套利情況。
在《2019年2月份金融數據解讀》中。央行指出,1月份無論是票據融資,還是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均大幅增長,有其特定原因。一是票據市場利率持續下行,企業用票積極性提高。二是臨近春節,企業間結算多,季節性因素推高了票據增長。三是貸款額度相對寬松,一些銀行加大了票據的營銷力度。另外,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套利情況。2月份票據業務量快速下降主要是因為季節性因素。整體看,今年票據業務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是加強了的。
央行表示,相對其他融資方式,票據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動性強,融資成本也相對低,優勢較為明顯,特別是小微、民營企業受益較多,無論是票據融資還是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均能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增長。金融管理部門鼓勵具有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業務發展,同時也不會容忍票據融資套利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流動性寬裕的背景下,春節后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寶寶理財及結構性存款收益率處于不斷下跌的狀態。有關數據顯示,3月1日至3月7日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2%,降至年后最低值。不過,3月中旬地方債密集發行,MLF陸續到期,流動性擾動因素增加,業內預計理財收益率有反彈的可能性。(吳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