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6月03日訊 (記者陳燕青)光大證券海外投資踩雷事件再度發酵。5月31日晚,光大證券公告稱,子公司光大資本近日收到上海金融法院應訴通知書,浸鑫基金優先級之一的招商銀行對光大資本提起訴訟,要求履行相關差額補足義務,訴訟金額約為人民幣34.89億元。
光大證券表示,目前該案處于立案受理階段,對光大資本的影響暫無法準確估計。同時,光大資本及其子公司經自查發現名下相關銀行賬戶、股權及基金份額已被申請財產保全,涉及相關銀行賬戶資金約為57.76萬元;相關投資成本約為43.88億元。
公司還表示,目前經營管理情況一切正常,財務狀況穩健,流動性充裕。公司將進一步核查相關情況,并及時披露相關后續進展情況。
事件起因于三年前。2016年5月24日,浸鑫基金收購了國際體育媒體服務公司MPS的65%股份。然而,在收購后沒多久,MPS就遭遇了嚴重的經營危機。去年10月17日,MPS被英國法院宣布破產清算。浸鑫基金投資期限已于今年2月25日屆滿到期,卻因投資項目出現風險無法實現退出。
資料顯示,浸鑫基金是一個典型的結構化基金,其中包括了優先級出資人、中間級投資人和劣后級投資人。優先級投資人的出資金額為32億元,其中包括招商財富及其關聯人共28億元的出資。而招商財富為招商基金全資子公司,此次實際出資人即為招商銀行。光大資本和暴風集團則分別出資6000萬元和2億元,均是劣后級出資。
根據此前公告,浸鑫基金中有兩名優先級合伙人的利益相關方,各出示了一份光大資本蓋章的《差額補足函》,主要內容為在優先級合伙人不能實現退出時,由光大資本承擔相應的差額補足義務。不過,光大證券2月2日表示,該《差額補足函》的有效性存有爭議,光大資本的實際法律義務尚待判斷。
記者注意到,光大證券此前已因受累于該事件。3月1日晚,光大證券公告稱,確認對全資子公司光大資本向浸鑫基金的投資計提了6000萬元減值準備。
3月19日晚,公司又表示,計提15.21億元預計負債及資產減值準備,同時將凈利潤同比下降55%修正為同比下降96.6%。該計提已超過光大證券2017年凈利潤的10%。
對于近年來券商等機構因海外投資踩雷,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機構在參與海外投資時不能只看到收益而不見風險,不要采用過高的杠桿,需要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和風險控制,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