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6月11日訊 (記者鐘國斌見習記者尤藝樵)受首批戰略配售股解禁沖擊,6月10日,工業富聯以跌停價11.55元開盤,截至收盤,工業富聯報11.68元,成交逾21億元,跌幅8.96%。值得注意的是,工業富聯收市價11.68元,逼近去年10月低點11.11元,較發行價13.77元下跌15.18%。本次解禁的戰略配售股,全部處于浮虧狀態。
按6月4日11.55元跌停價計算,工業富聯股價較2018年6月13日創出的26.36元高點下跌56.18%,期間滬指下跌6.5%。
6月3日晚間,工業富聯發布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公司合計約4.91億股6月10日起上市流通,占公司總股本的2.47%。此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均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限售股,涉及2794名股東。其中,互聯網巨頭BAT各認購了3億元,鎖定期均為36個月,目前悉數被套。
記者注意到,工業富聯去年全年及今年一季度營收、凈利潤均保持增長。對其昨日的下跌,深圳新里程董事長賴戌播表示,工業富聯限售股太多、業績增長跟不上,或是該股大幅下跌主因。不過,該股這種被動和非理性下跌,可能成為中長線買入的一個機會。
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限售股解禁規模不等于實際減持規模,限售股股東是否存在解禁動力,取決于股票市值是否被高估、其股東是否有套現需求等方面。工業富聯盤子過大、股性不活,公司成長性低于預期等,或是遭遇限售股東虧損也減持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