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6月25日訊 (記者陳燕青)隨著最近半年多監管層對并購重組的松綁,今年以來借殼上市案例有所增加。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23日,今年至今已有12家公司推出了借殼上市預案,而去年同期僅有3家,同比大增3倍。
數據顯示,今年已宣布將被借殼的公司有丹化科技、東晶電子、東音股份、華通醫藥、多喜愛、*ST仁智、新界泵業、*ST赫美、祥龍電業、武漢中商、天業通聯、ST新梅。不過,*ST仁智、*ST赫美、祥龍電業的重組預案已終止。
數據顯示,2015年為借殼上市的高峰時期,當年披露公司的家數高達20家。2016年借殼數量開始下滑,2017年進一步下降至6家,回歸到2013年、2014年的水平,2018年借殼數量回升至11家,而今年僅半年時間借殼數量就和去年全年持平。由此不難看出借殼上市明顯回暖。
最新的借殼案例為丹化科技的百億級借殼大案。6月13日晚,丹化科技公告,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斯爾邦石化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10億元,本次交易預計將構成重組上市。本次交易完成后,盛虹石化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繆漢根、朱紅梅夫婦。
值得一提的是,*ST赫美和東晶電子兩家公司先后被新三板公司英雄互娛宣布借殼。
今年3月4日,*ST赫美公告稱,擬向英雄互娛全體股東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公司100%股份,從而對英雄互娛實施吸收合并;然而4月2日,公司又稱,因核心交易條件未能滿足及達成一致意見,重組宣布終止。
在借殼*ST赫美失敗后僅一個多月,英雄互娛就重新選擇了新的借殼標的——東晶電子。5月13日公司宣布,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英雄互娛100%股份,這意味著英雄互娛將借殼東晶電子。
從股價表現來看,大部分被借殼公司在方案宣布后股價均應聲大漲,如*ST赫美3月4日復牌后迎來暴漲,在13個交易日內收獲了11個漲停,其間漲幅逾兩倍;借殼消息公布后,丹化科技連續兩個漲停;武漢中商宣布被居然之家借殼后也是連續5個漲停。
對于借殼上市的回暖,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稱,“借殼回暖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重組政策的松綁,去年四季度以來監管層連續出臺小額快速重組審核、縮短被否IPO企業重組上市間隔期、募資可補充流動資金等政策;二是經歷了去年股市大跌后,小市值公司數量大增,借殼成本大減,今年被借殼的公司市值均未超過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末證監會宣布修改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其中包括恢復借殼上市配套融資同時創業板放開借殼。受此消息刺激,21日上百只小市值個股漲停。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隨著監管層鼓勵重組,借殼上市案例有望進一步回升。不過,借殼上市的審核依然嚴格,投資者要謹防重組被否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