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19年06月28日訊 隨著6月25日夜間中信證券的一紙清倉減持中信建投股份的公告,宣告了兩家頭部券商的分手。
繼26日中信建投大單封死跌停板后,27日該股再度出現開盤跌停局面,隨后公司跌幅略有收窄,但跌幅仍然較深。當日收盤,中信建投股價為22.07元,下跌7.39%。在上市券商的市場表現中,中信建投也成為當日板塊中唯一跌幅超過5%的公司。從公布減持公告后,短短兩日,中信建投A股股價下跌幅度最深達到了20%,累計市值蒸發超過280億元。
有著“牛市發動機”稱號的中信建投,今年以來股價上漲兇猛。從年初的8.72元至6月25日的26.48元,中信建投半年內股價累計漲幅超2倍。中信證券此次高位減持后,有望直接套現百億。此番精準操作,也被評價為“一筆優秀的財務投資”。
對于中信證券清倉減持中信建投的原因,市場猜測紛紛。普遍的觀點認為,中信建投股價漲幅過高是重要原因,中信證券需要落袋為安。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中信證券減持動作也是為了后續更加聚焦主業,加強行業競爭力,在未來科創板、并購重組時代,繼續搶占更高市場份額。
在6月25日的減持公告中,中信證券也表示,此次減持計劃是出于“自身經營需要”。
申萬宏源認為,通過減持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得以釋放資本金,長期聚焦于機構業務發展。毫無疑問,在證券行業資本金大競爭的階段,中信證券的大手筆減持將為公司帶來巨量的發展資金,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公司未來發展所需的資金問題。(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