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07月04日訊 (記者詹鈺葉)ST板塊指數周三下挫,*ST富控、*ST索菱等多只個股跌停,此前板塊指數已連續下挫了3個月。作為退市危機最重的板塊,ST股上半年業績情況如何,往往被投資人看成其能否成功保殼“續命”的關鍵。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除明確要退市的退市海潤、華澤退、眾和退外,本周三收盤價低于1元的還有金亞科技與*ST雛鷹,有46只股票當日收盤價低于2元,其中,32只ST股收盤價低于2元。
按照慣例,本月上旬中報預計披露時間表將出爐,不少投資人會根據ST公司上半年經營數據,去預測全年盈虧情況。目前*ST皇臺是持續業績表現最差的公司,2016~2018年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都為負,今年一季度繼續虧損;*ST慧業、*ST東南、*ST東電等17只ST股2017~2018年連續虧損,其中有10只ST股今年一季度繼續虧損。連續虧損的業績對于ST公司年底保殼十分不利。
從近期的公告看,部分ST股在試圖扭轉困境。例如,*ST集成預計上半年扭虧,主要得益于出售其子公司,但其鋰電子動力電池業務持續盈利能力依然堪憂。作為業績最慘的*ST皇臺已暫停上市,公司曾試圖通過出售葡萄酒業務等方式剝離不良資產,但最終未能成功,且最新消息顯示公司旗下有37枚商標被查封。味精第一股*ST蓮花不久前公告稱擬以1元人民幣轉讓已經資不抵債的全資子公司佳能熱電100%股權。
除ST股外,部分績差公司也存在保殼壓力,例如通過出售資產脫星摘帽的三泰控股擬跨界收購龍蟒大地,試圖轉型。也有公司好不容易在2018年年報披露后成功保殼,但主營業務并未顯著改善,例如西部牧業就是依靠關聯方在4個月內湊購10億元成功扭虧,但其不少子公司和參股公司常年處于虧損狀態,今年能否“續命”還有待觀察。
不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A股保殼戰越來越難打,與殼資源價值下降有直接關系。實際上,殼資源價值下降這一趨勢早已有所體現,今年新公司IPO順利過會的情況加劇了殼資源的貶值。而科創板的逐步推進,也是導致殼資源貶值的因素之一。該人士表示,“考慮到市場進入震蕩階段,我個人的建議是盡可能避開ST股,當然連續數年業績不佳或盈利持續性差的公司也不宜納入投資標的。”假如投資人持有的股票被“披星戴帽”,往往意味著公司基本面出現了重大問題,他建議盡快撤離、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