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報2019年07月05日訊 近年來公募基金產品優勝劣汰趨勢加強,基金公司也在加快對旗下部分產品的清理。今年以來,已經有119只基金已先后觸發清盤,現已完成清盤或正在清算流程中,靈活配置型基金占大多數,也有分級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等產品的身影。
上半年行情收官,各基金公司也快速公布了旗下基金產品的最新規模,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在今年上半年資產凈值與份額規模均有所增長,混合基金和貨幣基金的資產凈值與份額規模則略微下降。最終,所有基金最新合計規模13.41萬億元,較去年年底增長3.08%。
值得注意的是,優質產品規模不斷走高的同時,也有部分基金的規模長期徘徊在低位。截至6月末,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已增至705只,按照基金合同的規定,“基金凈資產連續60天低于5000萬元,或者基金持有人低于200人”即觸發基金清盤。
面對旗下的迷你基金產品,大多數基金公司的做法均是選擇盡快清理。有基金公司人士直言,迷你基金的增多將直接提高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成本,甚至會有部分基金在運作上是虧錢的。另外,公募基金市場上新產品不斷推出,難免會面臨著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優勝劣汰,未來迷你基金的清盤也將常態化。
而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有118只基金先后進入清盤流程,既包括已經不再適合當前投資環境的分級基金等產品,又有因業績較差導致資金快速撤出的基金產品。實際上,基金公司在處理分級基金這類產品是有轉型和清盤兩條路可以選擇,但仍難保證轉型后規模出現明顯擴張,很多基金公司都是索性直接選擇了清盤。
在科創板開板之后,也有部分基金公司考慮將旗下迷你基金策劃參與科創板打新,借機試圖抬高旗下迷你基金的規模。自6月20日起,數十家基金公司均發布了旗下部分基金可投資科創板股票的公告,其中不乏部分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
實際上,如果迷你基金報價合適,成功中簽科創板公司股票,相比規模較大的基金而言,迷你基金在打新收益率上的體現會更加明顯,短期內這些基金的凈值也可能出現明顯增長,迷你基金有望搖身一變成為“科創板打新基金”,憑借精準的產品定位、突出的打新收益,獲得優質資金前來申購。(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