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0月18日訊 (記者陳燕青)盡管本周A股整體走勢低迷,但北上資金依然持續凈流入。WIND數據顯示,周四北上資金凈流入17.39億元,已連續6天凈流入。至此,年內北上資金已凈流入2004.9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年內北上資金更多流入深市,其中深股通凈流入1104.25億元,超出滬股通900.75億元的凈流入。最近三個月,北上資金凈流入深市624.62億元,明顯超出滬市的440.32億元。
北上資金從9月開始呈現持續流入趨勢,在9月20日北上資金凈買入148.62億元,創下年內新高。從滬深股通上來看,自9月以來,持股量增長前十名除排名第七的中聯重科和第十名的三一重工,其余8家均為銀行,包括農業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等。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記者表示,北上資金不斷流入A股,一方面說明其看好A股的中長期投資價值,另一方面或許與11月MSCI提高A股比重至20%有關,屆時將帶來主動資金和被動資金流入。
根據安排,MSCI第三步擴容將于11月實施,MSCI將把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
東部一家券商資管人士分析稱,“近期北上資金凈流入深市明顯超過滬市,可能與MSCI的主動資金提前布局中盤股有關,畢竟中盤股相當部分都是中小創,而此次提高比重中盤股是一次性提升至20%。”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饒預計,在11月的MSCI擴容計劃執行后,MSCI全球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納入A股權重將分別提升0.22%和1.44%,由此帶動跟蹤資金合計約315億美元,約合2200億元人民幣。預計大盤股與中盤股獲得增量資金規模分別約合1320億元和880億元。
張啟饒認為,大盤股帶動資金主要分布于非銀、食品飲料、醫藥、地產和家電;而中盤股帶動資金主要分布于醫藥、計算機、電子、化工和食品飲料。從納入名單行業流通市值分布來看,大盤股更加青睞金融地產和大消費行業,中盤股則給予計算機、電子等成長類行業更多側重。
如果將北上資金單日凈買入數據與上證指數走勢對比可以發現,前者相對滬指有較好的前瞻指引作用。去年北上資金和上證指數呈現剪刀差,在大盤越來越低迷的時候,北上資金不斷抄底。
今年初,北上資金呈現凈買入態勢,在大盤高漲到一定漲幅后,北上資金開始流出A股,呈現剪刀差。9月下旬,在大盤持續走弱下,北上資金又不斷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