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19年11月26日訊 (記者陳燕青)自半個月前證監會宣布對再融資規則修改以來,至今已有派思股份、天成自控、數字政通、翠微股份等19家公司推出了定增預案,明顯較此前增加。其中,紅太陽更是放棄了發行可轉債轉而推出定增預案。
記者注意到,多家公司擬通過定增來收購資產。派思股份24日晚間公告,擬定增募集資金不超6.72億元,用于收購和償還銀行貸款。這也是再融資新規以來第19家宣布定增預案的公司。
20日晚,市場出現了首例放棄可轉債發行轉道非公開發行的公司——紅太陽。公司公告稱,終止公司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事項并撤回申請文件,但同時又公布了最新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
除了紅太陽,近期宣布終止可轉債發行的公司還有中嘉博創、江化微、大亞圣象等。
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稱,“近期定增家數增加與再融資新規不無關系。監管層將發行價格不得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九折改為八折,將定增鎖定期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這些都將提升上市公司推出定增及機構參與定增的熱情,畢竟套利空間大了、退出時間也短了。”
8日,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等再融資規則公開征求意見,新修訂的再融資辦法將實施新老劃斷。這次修訂的內容大大松綁了目前非公開發行的諸多條款限制。
目前,A股市場上主要的再融資方式有四種:增發、配股、可轉債和優先股,增發主要是定增,在再融資中占比最高。由于2017年證監會“再融資新政”和“減持新規”,公司再融資規模明顯縮減,其中定增規模大幅下降。
經濟學宋清輝指出,“隨著監管層對于定增的松綁,預計未來上市公司推出定增的案例將會增加,機構參與定增的熱情也將升溫。”
開源證券中小盤分析師任浪則表示,目前定增市場正處于供遠大于求的格局,資金進入市場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因而短期內競價定增的折價率仍將保持高位,同時鎖定期僅6個月,存在非常好的高折價套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