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20年01月07日訊 (記者陳燕青)繼中國鐵建后,分拆上市再添新案例。上海電氣6日晚宣布,擬分拆子公司電氣風電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公告稱,公司擬將其控股子公司電氣風電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上海電氣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電氣風電的控股權。
資料顯示,電氣風電屬于公司新能源及環保設備板塊,主營業務為風力發電設備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以及后市場配套服務。電氣風電是國家清潔能源骨干企業,是中國領先的陸上風電整機商與中國最大的海上風電整機商。
公司表示,通過本次分拆,將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更好地服務高端裝備產業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將電氣風電打造成為公司下屬獨立風電核心業務上市平臺,通過科創板上市加大風電產業核心技術的進一步投入,實現風電業務板塊的做大做強,增強風電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去年12月19日,中國鐵建打響分拆上市第一槍:公司擬分拆旗下中國鐵建重工集團并在科創板上市。由此,中國鐵建成為最先公布實質性“A拆A”預案的公司。除了上述兩家公司,嶺南股份1月5日晚披露,控股子公司上海恒潤文化集團即將股改,這意味著恒潤集團的分拆上市邁出實質性一步。
對此,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分拆上市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是利好。一個企業如果業務模塊比較多,通過分拆上市相當于分開估值,可能會提高企業的估值。而對市場而言,分拆上市可以增加投資者選擇標的。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麗莎對記者表示:“隨著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步入加速落地期,科創板的設立為一些高成長性、創新型的國有科技型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在國企混改過程中,一些高成長性、創新型的企業可以通過分拆上市來發展壯大。”
申萬宏源認為,科創板憑借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條件、較高估值水平以及良好的流動性,有望成為承接A股市場分拆上市的重要板塊。尤其對于業務相關性和協同性較低的混合型及橫向型母子公司之間的分拆上市,更有可能帶來“1+1>2”的效果。
從投資策略的角度,聯訊證券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兩條主線:一是“PE孵化器模式”,即上市公司以PE投資方式取得子公司的控股權,重點關注產業基金規模較大和布局較廣的上市公司;二是上市公司子公司是否符合上市標準,尤其是大集團下各部門屬于“業務差異型模式”的公司,更易得到市場認同和追捧。這其中包括上市公司子公司已分拆到港股或者掛牌新三板(含已摘牌),這一類公司具有股改已完成、財務數據完整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