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2020年02月26日訊 (記者周夢榕)25日午前股指重挫,出現放量恐慌盤,創業板一度跌逾4%。午后指數非凡的韌性再次顯現,創業板指數在科技、醫藥等題材的引領下,持續拉升反彈,尾盤翻紅漲逾1%,盤中再創階段新高。截至收盤,滬指跌0.60%;深成指漲0.71%;創指報漲1.03%。
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42萬億元,這也是市場連續5日保持在萬億元之上。其中,深市成交額超過9000億元,創業板成交額超3200億元。無人駕駛、車聯網、光刻膠、5G等科技股表現強勢。
在早盤跳水大跌的情況下,深成指和創業板神奇逆轉翻紅,創業板指單日振幅高達5%以上,成交超過3200億元,實屬罕見!25日下午,微博上不少網友反映,通達信軟件在14:45分左右崩潰,同花順交易軟件也出現卡頓現象。
誰導演了創業板的驚天逆轉?昨日滬股通凈流出19.4億元,深股通凈流入1.78億元,北上資金凈流出共17.62億元,這也是北上資金連續兩日凈流出。顯然,增量資金并非北上資金。年初至2月15日,市場共有22只股票型基金、43只混合型基金、8只債券型基金發行成立,合計規模共1311億元。從當前機構持倉來看,科技成長是新增基金配置的重點方向。尤其是年初以來多只科技主題基金集中發行成立,規模合計達682.4億元,成為科技成長板塊的重要“助推劑”。
科技股大幅走強是A股本輪反彈行情的顯著特征,業內預計,隨著疫情控制結果逐漸顯現,各地復工相繼展開,政策利好不斷發布,投資者在結構性行情中要把握好科技輪動節奏。
國盛證券認為,雖然部分科技股漲幅已巨,但科技成長的大邏輯大趨勢并未被破壞。出于增量資金仍將不斷涌入,寬貨幣環境持續,再融資放松周期來臨,科技成長最為受益等原因,從基本面來看,科技成長同樣具備較強支撐和景氣優勢。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夏海舟認為,當前A股科技股牛市正在上演。這輪科技股牛市的推動因素是中國經濟轉型,科技進步貢獻率持續上升,互聯網、AI及5G通信技術應用推動相關行業產業的發展,新技術應用帶來的預期是推動科技股牛市的主要因素;同時,居民資產配置結構調整則為市場帶來充裕資金,是另一重要原因。